歐洲企業抱怨中國商業環境惡化

【大紀元11月23日報導】(中央社台北二十三日電)一項新的調查顯示,歐洲企業對中國商業環境的不滿可能在增加;同時,他們在中國大陸業務的獲利,也被美國同行甩在身後。

「華爾街日報」中文版今天轉述了中國歐盟商會公布的上述調查。報導並且指出,歐洲企業反映中國政策法規不透明與缺乏連貫性,對他們造成了損失。

尤其這已造成歐洲企業在中國開展業務的最大障礙,「中國政府並不總是能對其政策法規作出清楚的解釋」,而且有些規定往往過於突兀。

這些企業的利潤也因為歐元走強被侵蝕,讓他們不快,更多的公司反映他們在中國的業務無法獲利。

中國歐盟商會主席伍特克表示,雖然歐洲企業仍然看好中國市場,但也受到一大堆問題的困擾,包括侵犯智慧財產權和法律法規的制定過於武斷等問題,「大家對中國也不像去年那樣樂觀。」

由於擔心智慧財產權遭侵犯,半數受訪企業都表示無意在中國設立研發中心。雖然多年來中國政府一直將保護智慧財產權掛在嘴邊,但情況並未好轉,伍特克並認為,中國保護智慧財產權的工作多屬於「紙上談兵,真刀真槍的行動很少。」

報導指出,中國與歐盟下週將舉行高層峰會,貿易問題將是重頭戲,而這份調查很可能會引起與會各方的注意,歐洲企業在中國經營環境惡化,也可能會成為峰會討論焦點。

歐盟目前是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但對中國貿易逆差激增,使得歐盟的不滿情緒日漸增加。今年前八個月歐盟對中國貿易逆差接近一千五百億美元,較前一年年同期的一千一百七十億美元大幅增加。

相關新聞
王丹:中國農村土地應當走私有化道路
歐盟商會批評中國不公平競爭
生態學會苦行隊:除弊、興利與暫緩開發救台灣
何清漣:中國環境惡化的根源在於經濟結構不合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