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避免人為干預油價 提昇台灣整體經濟為上策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11月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五日電)國際油價飆高,物價飛漲,民眾苦哈哈,政府準備積極「穩定物價」,但是國內外經濟學者認為,諸多先例證明,政府人為干預調整油價,必定付出更慘痛代價,油價應由市場供需自行調整,政府最好從解決整體經濟問題、提出配套措施補貼弱勢較為可行。

油價帶動物價飛漲,政府大動作到處查價,甚至要找出趁機抬價的投機份子,政府高層也準備調整新上路兩個月的浮動油價機制,希望稍微抑制油價平息民怨;不過浮動油價機制當初是經過專家學者絞盡腦汁討論得出來的公式,盡量符合公平機制,如今可能要在「視民如傷」的壓力下更動,學者無不持否定態度。

曾參與制訂浮動油價機制的中央研究院研究員梁啟源表示,浮動油價機制中各項稅賦 (營業稅、貨物稅)相當於每公升新台幣8元,比起鄰近的日、韓、星、港約每公升16-17元要低得多,所以台灣的油價要比鄰國便宜。

雖然台灣油價是亞洲鄰國最便宜,但反觀各項統計數字,梁啟源說,近年台灣每個家庭年收入平均成長僅千分之一,但支出卻成長1%,儲蓄退縮3%,相對的收入減少,縱使油價再低,但仍感受油價上漲的深刻壓力。

梁啟源認為,油價上漲實在不應有稅前價格累積達15%就凍結油價的上限,萬一中東戰事再起,國際油價衝到每桶150美元時,又該怎麼辦?難道持續凍結油價就能解決問題嗎?

他計算,中油一年進口原油2.2億桶,原油每上漲1美元,中油就得多支付新台幣70餘億元,國際油價上漲10美元,就多支出700餘億元,中油的資本額不過1300億元,一旦國際油價持續上漲,中油可能很快就要賠上一資本額;若加上近年電價未調漲,2008年預估得賠上500億元,這個洞恐將愈補愈大。

文化大學經濟系教授柏雲昌也說,政府不需要去管油價調漲,而應由市場機制自行調整,尤其是台灣 98%的能源都要進口,若維持太便宜的油價,反而讓廠商誤以為政府會補助一切,失去了提升能源效率和競爭力的機會,如同脫離不了父母的小孩一般,無法長大成人。

柏雲昌認為,政府不需插手油價上漲,但油價下跌時,政府要立刻介入督促中油降價,而且要降得比國際多一點,如此長期才能將價格曲線拉得平穩,也才能發揮市場制衡的力量。

包括來台灣參加第一屆國際能源經濟學會亞洲年會的跨政府氣候變遷專家小組副主席Mohan Munasinghe、國際能源學會理事長Andre plourde、APEC亞太經合會能源中心理事長Kotaro kimura、伊朗Imam Sadiq大學經濟系教授Sadeghi Mehdi均認為,國際油價衝破每桶一百美元指日可待,而且他們國家的政府都不打算干預油價。

Mohan Munasinghe 說,政府要干預油價頂多是短期,長期是無法干預潮流的,而且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擋得住,目前國際上很明顯的是需求大於供給,所以油價才會上漲,因此政府不能只單一解決能源問題,而應該從解決整體經濟問題,能源問題也就可以順勢化解了。

加拿大籍的Andre plourde舉例,加拿大政府曾在1970年代石油危機時試圖控制油價,結果硬撐到1980年代再也撐不下去,加國財政差點破產,加國政府再也不敢插手油價,反從補貼政策著手,將有錢人多用油的錢來補貼弱勢家庭。

Kotaro kimura則說,日本政府不插手油價,但會接受低收入的弱勢家庭申請補貼;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蕭代基強調,未來應該從提昇台灣整體的經濟力著手,增加競爭力,才能掙脫油價的桎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