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平:軟不下去,硬不起來

——評中共對台新政策

胡平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12月1日訊】在中共十七大前夕,台灣朝野正為”入聯公投”和”返聯公投”而搞得熱火朝天。因此很多人預言,中共將在十七大上對台灣問題作出強硬表態。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中共在十七大上對台灣的表態非但沒有更硬,反而看上去好像比以前更軟。

中共十七大政治報告對包括民進黨在內的台灣各政黨發出呼籲:祇要承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中共都願同他們交流對話,協商談判,什麼問題都可以談。報告還進一 步提出:”在一個中國原則的基礎上,協商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構建兩岸和平發展框架,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局面”。我們還記得,十六大 政治報告有一句重話:”我們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十七大政治報告居然不提了。在十七大政治報告發表後的第二天,《南方都市報》發表”對台政策新主題: 更強調和平發展 專家闡述十七大報告對台政策調整”的文章,由李家泉等”著名台灣問題專家”解讀胡錦濤政治報告,證實對台政策發生重大改變,由”和平統一 “調整為”和平發展”

我以為這表明中共的對台政策陷入困境。早先有人說,和鄧小平、江澤民時代相比,胡錦濤的對台政策將會是”硬的地方更硬,軟的地方更軟”。但如今的情況卻是,要軟軟不下去,要硬硬不起來。

乍一看去,中共對台立場似乎在軟化。其實不然。不錯,十七大政治報告沒有再提”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但那不等於說中共就已經打算放棄使用武力。 11 月5日,中央軍委副主席、國防部長曹剛川發表講話說,如果陳水扁膽敢製造”台獨”重大事變,解放軍必將採取斷然措施,不惜一切代價,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和領 土完整。可見中共在這一點上並未退讓。說到結束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我們知道,早在1996年5月20日,李登輝在第9屆總統就職典禮上就鄭重呼籲: “海峽兩岸,都應該正視處理結束敵對狀態這項重大問題,以便為追求國家統一的歷史大業,作出關鍵性的貢獻。”但當時卻被中共扣上台獨的帽子。事實上,台灣 早就放棄用武力”反攻大陸”。若要兩岸和平,大陸祇要作出相應的表態就行了,不一定還非要再談判不可。

另外,中共呼籲雙方談判對 話也不是什麼新鮮事,但是它仍然像過去一樣堅持以下兩點:一是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一是要求黨對黨的談判。而我們知道,在台灣,無論藍營綠營都拒絕把一個中 國作前提,祇同意把一個中國作議題。更重要的是,中共始終提的是黨對黨的談判,台灣則堅持政府對政府的談判。這中間的差別很大。兩岸關係本來是該由政府出 面談判的,任何政黨,包括執政黨,都無權越俎代庖。大陸是黨國體制,黨政一體。許多大陸人由於長期生活在這種體制下習焉不察,看不出黨對黨談判與政府對政 府談判二者之間的重大區別。中共之所以堅持黨對黨談判而拒絕政府對政府談判,是因為它想繞開台灣的政府,是因為它不肯承認台灣政府的存在。台灣方面當然不 會接受。問題是,如果大陸擺出我中央你地方的架式,台灣自然不會來談,如果大陸擺出我唯一合法政府你叛亂團體你偽政權,台灣就更不可能來談。台灣方面堅持 兩岸政府的對等地位,可是對中共而言,一旦承認了雙方政府的對等地位,差不多就等於承認了兩岸分裂分治狀態,就等於承認了一個中國兩個政府或兩個中國或一 中一台。中共又不幹了。由此可見,如果中共真的要軟化它的對台政策,那就應該把台灣當作對等的政治實體,不再封殺台灣的國際空間。而祇要中共繼續拒絕承認 台灣政府的對等地位,它的政策就不可能真的變軟。這就是我說的”軟不下去”。

“硬不起來”是比較簡單,比較明顯的:文攻武嚇都試過了,無濟於事,且適得其反。既然中共眼下還不敢真的動武,所以它想更硬也硬不起來。

接下來,中共能做的不過是拖。這就引出我以前提出過的問題:時間會站在哪一邊?從長遠看,兩岸在自由民主基礎上和平統一的前景是樂觀的,但在短期內,兩岸 恐怕仍將漸行漸遠。大陸人應當認識到台灣想獲得國際承認、想參加聯合國的願望是正當的;在中共持續封殺的情況下,有更多的台灣人產生獨立的願望也可以理 解。台灣人應當認識到,祇要大陸還是一黨專政,台灣就不可能獲得它應該獲得的國際空間;而伴隨著中共實力的增長,台灣自身的安全也越將受到威脅。因此,不 論是出於人權民主的普適價值,還是出於台灣自身的利益,台灣都應該對大陸的民主化給予更多的關注與支持。

(原載北京之春2007年12月號)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紐約各界歡迎楊建利博士返美大會9月8日舉行
胡平:夢斷未名湖
胡平:人權與挨餓
胡平:從楊建利歸來談爭取歸國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