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經濟戰略對話開始顯巨大分歧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12月13日訊】(美國之音記者:許波2007年12月13日華盛頓報導)美中兩國經濟高層戰略對話開始在北京舉行,人民幣匯率成為會談的主題。兩國官員在雙邊貿易失衡的問題上出現巨大分歧,中國官員咄咄逼人的強硬立場引發媒體的關注。

*吳儀:美國不應一味抱怨中國*

第三次美中經濟戰略對話星期三在北京正式舉行。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吳儀坦率地告訴美國官員,華盛頓應該在美國經濟結構內部來尋找失衡原因,而不應一味抱怨中國。她警告說,美國國會提出制裁中國的立法將嚴重損害美中貿易和雙邊關係。

吳儀說:“對華貿易制裁只會導致弊大於利的結果,使用貿易保護主義的做法,要求某一個國家為美國經濟自身存在的結構性的問題來承擔責任,不僅是無效的,而且將會損害美國的利益。”

*吳儀:制裁中國將嚴重破壞美國對華貿易*

僅在今年一年,美國國會就提出幾十項有關中國的議案,其中絕大部份都包括對中國的“不公平競爭方式”的貿易制裁措施。面對國會和民間保護主義的壓力,美國代表團有備而來,準備對中國的經貿方式提出一連串的抱怨,人民幣匯率無疑是美國關切的首要問題。但是美國的抱怨顯然遇到中國方面的強烈抵制。吳儀強烈警告說:“我可以非常坦率地告訴你們,如果美國國會的這些議案獲得通過,將嚴重破壞美國對華貿易。”

*保爾森:相信雙方能夠找到共同點*

面對中國的強硬立場,美國財政部長保爾森重申華盛頓要求中國採取更靈活的匯率制度的主張,他認為加速人民幣升值仍然是解決美中貿易失衡的重要手段。保爾森以比較溫和的口吻表示,他相信美中雙方能夠在這些困難的議題上找到共同點。

保爾森說:“我們已經建立起牢固的關係和建設性的對話渠道。我們雙方的重點接觸已經產生了共識,沒有這種關係和對話渠道,這些可能就不會產生。我相信,我們還會取得更大的結果。”

*陳德銘:希望人民幣更快升值是不負責任的話*

但是保爾森的樂觀態度難以掩蓋雙方在一些重要問題上,尤其是這次戰略對話的頭號議題人民幣匯率方面的嚴重分歧。出席美中經貿會談的中國新任商務部副部長陳德銘在對話間隙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有些人希望人民幣升值越快越好,這是不負責的言論”。

陳德銘說,今年人民幣升值已經達到了6%,這已經夠快了。他補充說,如果把減少中美貿易順差的希望寄托在人民幣身上,“在經濟理論上是不科學的”。接著,陳德銘話題一轉,大談美元貶值對於全球和中國經濟的影響。

*科恩:中國對美國的壓力感到厭煩*

北京在這次美中戰略對話中採取的不同於前兩次的強硬立場引起觀察人士的廣泛關注。美利堅大學國際商學院教授斯蒂芬.科恩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他現在還不能確定這是中國一時的策略還是未來的一種發展趨勢,但是他可以肯定,北京在向美國傳遞一種信號,它對美國的壓力感到厭煩。

科恩說:“我認為,北京的想法可能和1980年代日本的想法相類似,那就是,可以一時相忍,對於美國的貿易要求讓步。但問題是,美國的貿易要求無盡無休,北京也就覺得沒有必要沒完沒了地向華盛頓屈服。”

*科恩:實力的壯大也增加了北京談判的籌碼*

科恩教授進一步指出,實力的壯大也增加了北京談判的籌碼。美國官員原本打算利用今年連續發生的產品安全事故向中方施加壓力,迫使北京在其他方面讓步。但是中國發現美國打產品安全牌並不靈。美國星期三公佈的11月份貿易數據顯示,美國對華貿易赤字猛增了9.1%,達到259億美元,創下單月最高記錄。中國製造的玩具、電視機等產品源源不斷地湧入美國節日市場。

中國海關總署前一天公佈的進出口統計數字也顯示,今年前11個月,中國出口增長了26.1%,截止到11月底,中國的貿易盈餘比去年同期猛增了52.2%,達到2千3百80億美元。數據證明,中國出口似乎並沒有受到產品安全問題的影響,“中國製造”仍然廣受國際市場的歡迎。

*科恩:美中關係前景不容樂觀*

美利堅大學的國際經濟學教授科恩擔心,中國實力的增強和心態的變化將進一步激怒美國的保護主義勢力。

科恩說:“中國不肯讓步的做法實際上激化了緊張局面,其最大的危險就是會進一步激怒國會主張對中國採取強硬路線的議員,況且目前正值大選期間,經貿問題政治化的可能性很高,主張通過立法制裁中國的勢力將重整旗鼓,美中關係前景不容樂觀。”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美中經安委員會報告指控中國政府干預經濟
美委員會建議對中國商品課徵懲罰性關稅
報告:美中經濟安全關係有好有壞
美國會報告不提支持台灣成為世衛觀察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