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互動】拆「大中至正」惹爭議

人氣 4

【大紀元12月14日訊】(新唐人熱點互動採訪報導)主持人: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收看《熱點互動》。台灣民主紀念館正門牌樓上「大中至正」四個大字12月7日被拆除,事件引起台灣社會的很大的爭議,藍綠陣營之間的矛盾再次被激化。

在線收看
下載收看

隨著2008年台灣總統大選日期的臨近,台灣民眾該如何面對歷史?如何面對族群之間意識型態的差異?如何更好的珍惜台灣得之不易的民主憲政?我們今天請本台特約評論員元慶先生來跟大家分享一下他的觀點。元慶您好!

元慶:主持人您好!

主持人:元慶,台灣最近因為「大中至正」四個大字被拆除,引起了很大的爭議。很多沒去過台灣的人就不太了解,台灣的「民主紀念館」跟這四個大字是怎麼一個來由?請您跟我們介紹一下。

元慶:好的,主要是這樣子。1975年的時候,4月5號蔣中正先生、先總統蔣公逝世,然後在6月份,當時的行政院就著手興建紀念堂來紀念他。

我們知道蔣中正先生從大陸上撤退到台灣來以後,把這些軍公教人員從大陸撤退到台灣來,在台灣建設當時我們講的所謂「復興基地」,想要反攻大陸。最重要的是他抵抗了中國共產黨,讓台灣免於被中共赤化,我想他最大的功績在這裡。

主持人:台灣沒有實行共產主義、社會主義。

元慶:對,所以在這個情況之下,因為他的名字是「中正」,當時秦孝儀先生就從王陽明的《傳習錄》裡面取了這麼一句話叫「大中至正」,意思就是不偏不倚,走中間大道,剛好又配合他「中正」的名字,所以就選了「大中至正」。

當時的中正紀念堂前面是「大中至正」,另外,後來又有音樂廳跟國家劇院,所以它已經變成跟國父紀念館還有龍山寺,成為台北市的三大景點,也是人們休閒或者辦一些高級音樂會、藝術活動的地方。後來在今年的5月19號,教育部把它改成了「台灣民主紀念館」。

主持人:就不再叫中正紀念堂了?

元慶:對,就不叫中正紀念堂了。

主持人:這一次又把「大中至正」這四個字給拆掉了?

元慶:對,把字都拆下來了,這個事情在台灣來講,對於族群之間,還有藍綠之間,在社會上引起了很大的爭議。

主持人:這件事情就像您剛才介紹的中正紀念堂和牌匾、牌樓,實際上我看報導是說,台北市政府已經把它暫列為古蹟,它其實已經有一定的歷史地位了。但是在拆除牌匾上的這幾個字的民進黨方面,卻認為這是代表台灣過去極權統治的象徵。在這個問題上的觀點的差異,是不是代表藍綠陣營之間對歷史認知的差異?

元慶:這個事情為什麼在台灣民間會引起這麼大的爭議?這是很重要的重點。因為這個事情,它本來是很單純的,原來開始是紀念先總統,我們剛才講的先總統蔣公。當然我們從後來看他在政治上,還有一些施政上,他是有他專制的地方,他是有些很不足的地方,譬如說後來的「白色恐怖」是大家所詬病的。

但是就像我們剛剛講的,他在台灣進行了很多建設,包括「公地放領」、「三七五減租」,他甚至在台灣廢除了「養女制」。台灣以前有很多養女,很多人把女孩養了以後在家裡當…

主持人:童養媳。

元慶:對,童養媳,他把「養女制」給廢掉了。另外我們講,他對於共產黨是一直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當然他沒喊這個口號,但是他的態度一直是這樣子。所以這些事情,對於台灣很多民眾來講,尤其是對從大陸上跟他一起撤退到台灣的這些人來講,他們對於蔣中正先生都是懷著一種感恩戴德的心。

所以這件事情一起來以後,等於是把蔣中正這個人,把代表紀念他的「大中至正」全部挖掉,好像還把他貶得很厲害。所以這個事情在台灣來講,有很大一部分人不是持一種同意的看法。

主持人:他們感情上很難接受這個事情。

元慶:感情上很難接受,因為這種東西的認定也是非常難以說明,現在從不同的歷史角度去判斷以前的事情,有些事情是很難講定的。

主持人:這件事情實際上也跟不久之前,台灣的民進黨立委叫王幸男,他提出了一個提案叫「二二八究責條例草案」一樣。就好像要把二二八的事情拿出來…

元慶:要追究。

主持人:對,要追究責任。當然二二八在台灣來講,已經是過去60年的這樣一個歷史事件了,但是到今天還會有爭議,藍綠陣營或是不同的族群在這個問題上,省內人、省外人在這個問題上是不是也是有很大的分歧呢?

元慶:二二八事件在從前戒嚴時代,它一直是屬於像禁忌一樣,不能拿出來說的。解嚴以後,我們也知道當時的國民政府,當時的執政黨是國民黨,它的確有做的不對的地方。所以國民黨做了包括成立了二二八紀念碑、放了假、賠了錢等等等等的事情。

但是這個事情到後來,每次在選舉的時候都要被拿出來炒作,過了一段時間以後,不光是外省人,對於很多本省人來講,也都覺得這是一件很沒有意義的事情。

我們講到王幸男辦的這個事情,王幸男我們曉得他是一個深綠的、台獨基本教義派的這麼一個份子。早年他有一個很有名的事情,他寄了3個郵包炸彈要去炸政府的官員,結果兩個被查到了,有一個沒被查到,被當時的謝東閔先生…就是台灣的副總統,他是第一位台籍人士當了台灣副總統的,在經國先生任內。謝東閔先生收到這個郵包炸彈,結果把手給炸斷了。後來王幸男就逃走,逃到國外去,最後被抓回來了。

抓回來以後,王幸男的父親把他領了到謝東閔的跟前跪下來,兩個人痛哭流淚,謝東閔當時非常寬宏大量,就給他講,以後不要再做這樣的事情,要為台灣的前途著想。

這個事情經過這麼多年以後,我想王幸男先生也應該要能夠學習謝東閔先生他的這種…就是你身為一個政治人物,這個事情當時是錯的,但是你現在回頭過來看的話,應該想我們怎麼樣去從中學習。

主持人:要有一種包容的心。

元慶:包容的心,而不是回頭再來追究。所以這個事情,連民進黨很多人也覺得說:哎呀!這個東西,這不代表我們民進黨大部分人的想法。當然這也更不能代表大部分本省人對於這個事情所謂的「追究」,所以我先講這件事情。

主持人:那回顧這個歷史的話,您是怎麼來看待二二八事件的?

元慶:二二八事件說實在真的是一個歷史的傷痛,我們知道它發生在47年。45年的時候日本打敗仗了,台灣回歸到祖國,當時的國民政府的懷抱裡,然後47年發生了這個事情。

當時是一個緝煙案,有一位林江邁女士她賣私煙,結果被當時的緝煙人查到了。抓到了以後,她是個寡婦,帶著一個女兒苦苦哀求,那個緝煙人不管,就拿著槍托打她。當時的老百姓看不過去了,就要抓他,他就想逃走。逃走的時候,開了一槍「砰」!打死了一個路人,這個事情就這樣開始了。

主持人:誘因從這兒來的。

元慶:全民開始激憤,當時全台灣就為了這個事情,至此開始就有了很大的連鎖反應。但是我這裡要講的就是,現在我們一般在台灣所講的二二八事件,都是說國民黨去屠殺台灣人的這麼一個情況,但是事實上我現在要說的是,當時的情況,死的外省人其實遠比台灣人要來的多。

當時就在這個事件上發生暴亂後,台灣進行了10天的暴動。所謂暴動就是有很多台灣人,像一些流氓、地痞,所謂的「浪人」,他們當時見到外省人就殺,拿武士刀或槍,甚至於徒手殺害了很多外省人。那這些外省人大部分都不像台灣人是有親戚家族的,很多人死了就死了,根本無從查起,這是第一次。

這個暴亂以後,當時的台灣長官陳儀就跟蔣中正講,他說台灣發生暴動,請他派部隊進來。那麼部隊一上基隆的時候,那個「二十一師」進到台灣來,台灣就有很多的民眾,他們一開始還很天真的說你們不要來,就想「阻擋」軍艦上岸。

但是當時的軍艦一上岸以後,就把他們像暴民一樣用機關槍掃射,都殺掉了。所以這是一個非常傷痛、非常悲慘的事情,但是我不認為當時這個事情,就像民進黨所說的,是蔣中正所指使、所策畫要來鎮壓的。

那麼這不幸的事情發生了以後,我們知道到了49年的時候,因為台灣涉及到很多跟匪諜有關的事情,所以當時國民政府開始要清理,也要看看這個事情跟匪諜有沒有關係。那當時抓的大部分都是外省人,那麼處死的也都是外省人。對於所有的台灣人,在美國第七艦隊駐防台灣之前,對於台灣人通常只是把他們抓起來、關起來;但是對於這些外省人只要涉及到跟匪諜相關的,只要涉及這種的都是處死。

所以我們現在回頭來看這個情況,我覺得它不是一個族群之間的問題,或這個黨和台灣人這個族群之間的一個問題,而應該說,它是在當時這麼一個制度之下…

主持人:是極權統治結果的一種悲劇。

元慶:有些人他可以行使這種權力,行使這種不當的權力,所以造成了這種悲劇。我剛剛講了,外省人在這個事件裡面,死的人其實遠比台灣人來的多,我們有很多史料可以查的,今天礙於時間沒有辦法講。

但是我今天要講的就是,我們回頭來看,如果我們今天把不是兩個族群之間發生的矛盾,卻把它挑撥成是兩個族群之間的矛盾,那這樣就失去了我們紀念二二八的意義了,這是我對於這個事件的一個反思。

主持人:那有評論認為,包括把二二八事件重新提起來,還有這次的拆除「大中至正」四個字,這些行為實際上被認為是因為大選臨近了,所以是一種政治的操作,選舉、選情的需要。就是因為族群的這種矛盾一起來,好像對民進黨更有利一點,這才是這事件的背後真正的原因,您是這麼看的嗎?

元慶:當然我不能講說這一定是真正的原因,因為二二八事件最近幾年不斷的、陸陸續續的被挑起來,但是剛好在這個時間拿出來的話,我覺得是非常的…這種情況是很有可能的。

但是不管怎麼講,你做為一個政治人物,尤其現在我們常常在媒體上看到的,你不管身為一個國家元首,或是身為一個政黨的政治人物,你應該要做到的是讓國家裡面的人怎麼樣更和諧。

即使當時的事件是因為兩個族群之間的關係,但我們已進化到現在這個很民主的時代了,那麼你今天身為一個執政黨的話,你要做到的就是應該把以前不好的全部拋棄掉,然後讓兩個族群更加的融合,這才是我們更應該做的。而不是像…如果像這樣子做的話,只會挑起兩邊愈來愈大的分歧。

主持人:實際上從這次拆字的事情上來看,我倒是更看到了台灣民主社會的這一面。因為這個字本身,它是屬於中央和地方兩邊來管的,那麼台北市政府認為這是個歷史古蹟,可是中央在做的時候,雖然說最後是拆掉了,但還是有一些矛盾、有一些顧慮吧!

所以最後陳水扁還說是「中央贏了!」他說出這樣的話。這種事情如果是放在中國大陸的話,那是不可想像的,地方怎麼能夠抗拒中央政府?所以說我覺得它其實對台灣民眾來講,是不是也更應該珍惜這個民主?

元慶:台灣經過了這麼多年來,其實走過來很不容易。從當年的所謂「白色恐怖」一路走到今天來,有多少的台灣精英,當然還有很多外省人他們也都在台灣走向民主的制度上做了努力,甚至於付出了生命。那麼走到今天這一步來,我們看到了,今天大家所追求的其實都是台灣的自由民主。

那麼在今天這個時代,更重要的就是,大家都能夠以自己的良心道德來做一些判斷,因為現在國際社會上各種事情也都是這樣,那我覺得我們今天如果只是在台灣裡面,把這個事情這樣一再拿出來兩邊不斷爭鬥的話,其實輸的是台灣所有的人民。

主持人:我們都希望台灣的民主之路能夠走的更穩、走的更長。那好,我們今天的節目時間又到了,非常感謝您的分析。觀眾朋友們,感謝您收看這一期的《熱點互動》,我們下次節目再見!

(據新唐人電視台《熱點互動》節目錄音整理)(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莞爾集:大中至正 vs 民主紀念館
拆匾爭議 李登輝:勿炒作族群議題
更名自由廣場 群眾有歡呼有抗議
牌匾完成更替 園區明開放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