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玉振:「神韻」之源流與功能

欣賞神韻藝術團聖誕晚會感言

黃玉振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12月20日訊】數年來﹐筆者曾欣賞新唐人電視台在紐約幾場聖誕、新年的「神韻」演出﹐對其精彩美妙的歌聲、演奏、舞蹈的表演﹐舞台配合美輪美奐的天幕﹐在舞藝中表達中華民族神傳文化的內涵﹐印象深刻﹐回味無窮﹐早想寫出內心的感想﹐但一直擱置下來﹐這不是忘掉﹐而是抱憾筆端拙劣﹐無法運用最完美的詞句去形容﹐尤其所演出的民族歷史故事﹐激勵心靈﹐流下熱淚﹐更難表達。

昨(18)日筆者欣賞神韻藝術團在碧肯劇場「新唐人聖誕晚會」首場之後﹐又有一番感受﹐一方面因其所演出的嶄新節目更豐富﹐更盛大﹐更感人﹐對他們藝術造詣精進精神﹐衷心敬佩。另一方面﹐對其旨在弘揚中華優美傳統文化的演出﹐備受熱烈稱讚﹐作為炎黃子孫深感驕傲。

藝術是不能脫離觀眾﹐ 成功的藝術不僅要打動觀眾的心﹐且應引起強烈的情感衝擊與共鳴。舞蹈的一揚一飄﹐一閃一動﹐都充滿了「詩」與「畫」的意境﹐在舞中把演出主題故事表露出來 ﹐也就是將舞的一舉手﹐一投足﹐都是情感的濃縮﹐表現出美的昇華﹐使全場觀眾鴉雀無聲﹐深受感動。筆者身置其中﹐滿懷強烈信心﹕經過數千年先哲先賢千錘百煉所創造的中華優美文化﹐必然是人類文化的主流。

新唐人用「神韻」一詞﹐真是太好太妙﹐貼切傳神。神韻淵源甚遠﹐含義至深。筆者嘗試引述《尚書》一段作註釋。中國音樂究竟創始於何時﹐無從稽考。傳說史前伏義作三十五弦之瑟﹐女媧氏作笙簧﹐但不見於正史。而《尚書·堯典》中說﹐「二十有八載 ﹐帝乃俎落。百姓如喪考妣﹐三載﹐四海遏密八音。」意思是帝堯死了﹐人民思念哀痛﹐四海都自動停止作樂﹐以示哀悼。可見在帝堯生時﹐人民已普遍演奏音樂﹐ 並已發展至八音﹐即八個音階。這已不是初期現象﹐可證其由來深遠。

《尚書·堯典》篇載﹐帝曰︰『夔﹗命汝典樂﹐教冑子﹐直而溫﹐寬而栗﹐ 剛而無虐﹐簡而無傲﹐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八音克諧﹐無相奪倫﹐神人以和。夔曰︰「於﹗予擊石拊石﹐百獸率舞。」』讀了這段記述﹐可知在堯舜時已有成套的音樂理論﹐並應用於教育。由於政府設官專司其事﹐乃應用於政治。其性格是直、溫、寬、栗(謹敬也)、剛、簡。其效果是神人以和﹐皆得其所安。音樂發展至此程度﹐豈不是神的韻律嗎?由此﹐一面顯示出其淵源流長﹐一面顯示運用於教育與政治。

周公以禮樂治天下﹐遂成西周之治。「興正禮樂﹐而民和睦﹐故成康之際天下安寧﹐刑措四十餘年不用。」(《史記.周本紀》)﹐此不僅為周朝奠定八百年基業﹐亦為中國歷代政治樹立典型。孔子繼周公﹐成大聖﹐主要靠他懂政治﹐懂教育﹐更懂音樂。孔子最能運用音樂之長﹐充實其生活﹐加強其教育﹐提高其政治功能。

中華民族祖先在六藝教育中﹐指出應從「禮」與「樂」做起﹐禮樂是德育﹐射御是體育﹐書教是智育)﹐蓋「禮」原於德﹐而德原於道﹐「樂」原於藝﹐而藝以弘揚道德為務﹐故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

《詩經》為中國最早的文學巨著﹐優美奔放﹐分為「風」、「雅」、「頌」三個部份﹐都是從音樂而得名的。有人只知道《詩經》是中國最早的優美文學作品﹐卻不曾想到當時所發生的作用﹐是和音樂、舞蹈緊密結合的。「頌」與「雅」就是當時樂官和知識分子為樂所作之歌。「風」則多是民間的歌謠﹐文學與音樂密結在一起﹐音樂的文學﹐文學的音樂﹐唐代的詩就是音樂與文學結合的一大貢獻。

回頭說到新唐人電視臺創立神韻藝術團﹐神韻樂團震撼世界的巡迴演出﹐除以民族傳統音樂舞蹈藝術為經緯之外﹐吸取西洋音樂藝術的精華﹐融會貫通﹐追求真善美﹐在最純、最好的節目中﹐表達民族風格、民族情調、和平優雅、雍容大度、善良人性、美化心靈。其能喚醒民族靈魂﹐分辨正與邪﹐善與美﹐是與非﹐移風易俗﹐如樂記所言﹕「樂至而無怨﹐禮至而不爭。揖讓而治天下者﹐禮義之謂也。」(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石濤:「神韻」中秋夜 「至純」再人間
驅車7小時 賓州總裁趕場「神韻」中秋晚會
看「神韻」演出 祛病健身見奇效
舊金山僑界盛讚「神韻」弘揚中華文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