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通膨壓力增強 企業家信心續回落

標籤:

【大紀元12月20日報導】(中央社台北二十日電)中國人民銀行最新調查顯示,中國大陸通貨膨脹的壓力不斷增強,企業家信心也持續回落。

人民銀行今天發佈「二零零七年第四季五千戶企業景氣調查分析」,共回收有效問卷五千四百九十七份。

調查結果指出,中國大陸經濟熱度指數再創新高,企業家信心指數繼續回落。基本上,今年以來宏觀經濟熱度指數持續攀升,第四季達到百分之十八點四的歷史高峰,四個季累計提高十五點一個百分點。主要原因是企業家認為經濟偏熱趨勢明顯。

調查顯示,第四季企業家認為宏觀經濟「偏熱」的比例,由上季的百分之二十一點一升至本季的百分之二十一點六,逐漸逼近一九九三年第三季經濟過熱時期百分之二十二的水準,為歷史次高。隨著企業家對經濟偏熱擔憂的加劇,企業家信心指數不斷滑落,第四季企業家信心指數在上季大幅回落六點四個百分點基礎上,本季又降零點一個百分點,至百分之七十六點九。

再者,通貨膨脹壓力持續增強,壟斷行業價格轉移跡象明顯,但充分競爭行業透過提高銷售價格轉嫁成本上漲壓力比較謹慎。

調查指出,企業承受的物價上漲壓力不斷增強。第四季度有近四成、百分之三十九點八的企業家判斷生產資料價格上漲,分別較上季和上年同期提高一點九和十三點九個百分點,是一九九七年以來的最高值。其中,百分之四十二點九的企業家認為原材料購進價格上漲,百分之十九的企業家認為銷售價格上漲。

儘管判斷原材料購進價格和銷售價格上漲的企業家比例逐季攀升,但兩者差異呈擴大趨勢,說明隨著原材料購進價格的不斷上漲,大多數企業對透過提高產品銷售價格轉嫁成本上漲壓力保持謹慎態度。分行業看,認為銷售價格「上升」的比例偏低的多為充分競爭行業。而認為銷售價格「上升」比例較高的主要是有一定壟斷性的行業,包括石油加工煉焦業、石油天然氣開採業,還有黑色金屬冶煉及加工業。

人民銀行表示,市場需求景氣指數衝高後回落,訂單充足,但出口訂單連續兩季下滑。

調查顯示,自今年第二季市場需求指數衝上百分之二十四點六的歷史高點後,逐季回落,第四季降至百分之二十四點二,累計下降零點四個百分點。企業家對二零零八年第一季市場需求預期也不如前兩季度樂觀,預期指數為百分之二十二點八,低於實際判斷一點四個百分點。

其中,訂單再創歷史新高。第四季國內訂單指數達百分之十三,分別較上季和上年同期提高一點四和四點四個百分點。而國外市場由於受各種複雜因素的影響,第四季出口訂單指數在第三季下降二點五個百分點的基礎上,再降零點八個百分點,至百分之六點四。

人民銀行指出,宏觀調控政策效果顯現,企業固定資產投資成長在高檔趨緩,高能耗行業降幅位居前列。

調查顯示,自二零零四年起,監測的企業固定資產投資指數呈逐年上升趨勢,由百分之四點七上升至百分之九點一,累計提高四點四個百分點,而每年第四季又是當年最高點,但今年打破這一規律,第四季固定資產投資指數為百分之九點一,比上季回落零點五個百分點,企業家對二零零八年第一季投資預期也出現下滑變化,固定資產投資預期指數為百分之三點二,比本季低五點九個百分點。

至於企業總體經營狀況良好,但近三成的企業家反映銀行貸款掌握偏嚴,企業支付能力高檔回落。

第四季調查顯示,百分之三十九點五的企業家認為企業總體經營狀況「良好」,達到調查以來最高水準,比上季和上年同期分別提高零點三和二點四個百分點。企業盈利能力仍較強,本季判斷「增盈」的企業比例為百分之二十八點八,儘管比上季回落零點三個百分點,但仍高於上年同期零點八個百分點,處於歷史高檔。

除此之外,電力供應充足、能源和原材料供應滿意度連續兩季下降。隨著電力產能的擴大,電力供應吃緊的問題基本趨緩。

相關新聞
通膨壓力越來越大    中研院:核心物價續升
房貸+通膨 蔡明興保守看景氣
胡少江:通貨膨脹的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伍凡:談過渡政府籌備緣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