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港十三萬師生過綠色聖誕

人氣 58
標籤: ,

【大紀元12月23日訊】踏入12月份,天氣仍然和暖,在香港街頭仍可看到穿短恤衫的市民。22日是是冬至,象徵冬天的節令,但22日中午香港各區普遍錄得攝氏22度以上,天文台錄得23.4度,屯門錄得24.7度,元朗濕地公園更錄得25.2度。

香港一個環保團體12月舉辦了「錄色聖誕學校」計劃,呼籲市民關心全球暖問題,反思生活模式,節約能源,保護地球,並希望學生更懂得珍惜資源從而養成過一個「綠色」聖誕。今年共有超過2百間中小學及幼稚園,包括69間幼稚園、85間小學及51間中學,共有13萬名師生參加,一同舉行環保之聖誕聯歡會。

取代聖誕咭 廢物裝飾

參加的幼稚園加入了很多不同方式支持環保,例如建議小朋友以口頭祝福、電子賀咭代替聖誕咭,用廢物自製聖誕裝飾等,顯示環境教育已提早至幼兒階段。

其中位於何文田的何文田浸信會幼稚園是其中一間參加這項運動的學校,該校的聖誕聯歡會於21日舉行。為支持和實行「綠色聖誕學校」計劃,學校在佈置課室都盡量選擇重用,校長指該校的聖誕樹及聖誕飾物已經循環再用了7年。校方亦舉辦「親子環保聖誕咭設計」比賽,鼓勵親子活動之餘亦將環保融入生活和節日當中。


何文田浸信會幼稚園在選購聖誕禮物時亦配合環保的意念,包括環保袋、環保鉛筆、DIY毛巾仔等等,同時聖誕禮物不用包裝。(攝影:吳璉宥/大紀元)


何文田浸信會幼稚園校長和教師,及環保觸覺項目經理何嘉寶小姐(左二)。該幼稚園為支持和實行「綠色聖誕學校」計劃,學校在佈置課室都盡量選擇重用,該校的聖誕樹及聖誕飾物已經循環再用了7年。(攝影:吳璉宥/大紀元)


活潑的小朋友(攝影:吳璉宥/大紀元)

師生身體力行推環保

此外,大部份師生選擇不使用即棄的餐具和食物盛器,以可循環再用的杯碟代替即棄紙杯、紙碟,踓然大家要自備餐具回校,但都不覺得麻煩,而且老師也鼓勵小朋友不可浪費食物,要珍惜「聯歡會」的食物,選足夠份量,勿多取。

該校在選購聖誕禮物時亦配合環保的意念,包括環保袋、環保鉛筆、DIY毛巾仔等等,同時聖誕禮物不用包裝,因為物品本身已可以好好利用環保袋,整個聖誕禮物包具實用性,希望學生善加運用。

綠色聖誕學校計劃

green festival logo為使學生更懂得珍惜資源,過一個「綠色」的聖誕,環保團體「環保觸覺」邀請全港各幼稚園、小學、中學參與該「綠色聖誕學校」計劃。參加學校需要在聖誕聯歡會符合以下最少兩項,包括:

1. 交換禮物不用花紙包裝 ;
2. 準確預備食物份量,避免浪費 ;
3. 部份學生須自備餐具,從而減少使用即棄餐具;
4. 少及重用佈置學校及課室的聖誕裝飾。

環保觸覺希望以集體力量去改變港人過度包裝和裝飾的風氣,並希望能透過此計劃向全港學生傳遞珍惜資源、減少浪費的訊息。


綠色聖誕學校計劃海報(環保觸覺提供)

部份禮物「得物無所用」

另外,禮物是聖誕節的必備物品,為了更了解香港人在聖誕節送聖誕禮物的情況,該環保組織於今年11月下旬於香港各區進行街頭問卷調查,共成功訪問了568位市民,並訪問關於去年送贈及接收聖誕禮物的情況。

受訪市民收到的禮物當中,約四分之一受訪者一半或以上禮物覺得「不喜歡或可有可無」。相信這些「得物無所用」禮物的出現並不是故意發生,調查發現,受訪者期望收的聖誕禮物中,70% 希望具備「實用性」,50% 是希望收到具有「送禮者心意」的禮物。同樣地,受訪者去年送出的聖誕禮物中,最多人選擇禮物是取決於「實用性」(62%),再者是「有心意的禮物」(47%)。

其實單看送禮者選禮物條件和收禮者喜好頗為吻合,理應出現不喜歡的機會較少,再觀調查的結果,高危成為「得物無所用」禮物的物品,包括杯、相架、擺設、公仔、匙扣及個人飾物(如手鏈、耳環),相信這類物品的喜好較個人化,較難選中合收禮者心意的禮物,故市民若真的需要選購這類禮品的時候,需要較慎重考慮自己會否選擇了不合收禮者心意的禮物。


環保觸覺義工陳小姐教導樂善堂小學學生如何用舊報紙雜誌紙包裝聖誕禮物(環保觸覺提供)


樂善堂小學學生展示包裝好的禮物,花點心思其實比用新花紙包裝禮物更美觀。(環保觸覺提供)

71%把禮物閒置在家

至於「得物無所用」禮物的處理方法,調查指出, 71% 受訪者處理這些禮物的方法為「閒置在家」,其次為「轉送他人/慈善團體」(28%)。

該環保組織說,對於收禮者來說,收到「得物無所用」禮物,其實與其閒置在家,收禮者可考慮把禮物捐贈給會把物品再出售或捐購的慈善團體,這樣可增加該物品落在對它有需要的人手上,增加物品被使用的機會。不然,實在太浪費了。

濫用花紙包裝禮物

關於禮物包裝方面,以「再用紙」(例如報紙、雜誌) 或「沒有包裝」 較用新花紙包裝禮物較環保。調查發現,93% 的受訪者收到用「再用紙」包裝的禮物覺得「沒所謂、支持或十分支持」,90% 受訪者收到「沒有包裝」 的禮物覺得是「沒所謂、支持或十分支持」。

以上數據顯示,其實大眾普遍接受用「再用紙」 或 「沒有包裝」,甚至乎支持較環保的包裝方法,但調查亦指出,包裝物料以「花紙或紙袋」最多,80% 受訪者有一半以上禮物用「花紙或紙袋」 包裝,88%受訪者收到的禮物完全沒有用 「再用紙」包裝,而 68% 受訪者表示沒有收到的禮物是「沒有包裝」 。

該環保組織說,這顯示其實花一點心思,以再用紙也可把禮物包裝得十分精美,若能改變少許習慣,以較環保的方式包裝,為環保出一分力之餘普遍收件者亦接受甚至支持,故本會建議市民包裝禮物時可考慮用 」再用紙」 包裝 或「不包裝」。


左起:環保觸覺項目經理何嘉寶小姐、救世軍港澳軍區循環再用計劃署理總營運主任趙錦超委員、救世軍港澳軍區社區關係部社區關係總監王國清委員。(環保觸覺提供)


救世軍大坑東家品店內很多新簇的聖誕裝飾和禮物可供選擇,不一定要購買全新的禮物。(環保觸覺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紐約州議員公開中領館脅迫信 議員夫人:更要看晚會
南投花卉嘉年華熱鬧開鑼  活動持續51天
【圖片新聞】聖誕節將至華商會向耆老送上節日禮物
美佛州官員讚揚聖誕晚會傳統令人難忘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