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前總理布托一生歷程回顧

標籤:

【大紀元12月28日訊】(美國之音記者:赫爾曼2007年12月27日新德里報導) 巴基斯坦前總理布托星期四在參加一個政治集會之後遇難身亡,結束了她充滿巨大特權也深為家庭悲劇所苦的一生。

*與父親一樣是個傳奇人物*

碧娜芝.布托曾兩度擔任巴基斯坦總理,她成為公眾人物在很多方面是因為悲劇。隨著她的遇害,她將成為與她父親同樣的傳奇性人物。

布托女士是巴基斯坦已故前總理佐勒菲卡爾.阿里.布托的女兒。她的母親是庫爾德族和伊朗人後裔,她的父親在1977年被齊亞將軍領導的軍事政變廢黜後被絞死。那場政變結束了巴基斯坦為數不多的幾屆文官政府之一。

*家庭條件優越受過良好教育*

碧娜芝.布托1953年出生於信德省,享受了一個來自巴基斯坦最富有、政治上最精明的大家族的少女所擁有的各種優越條件。她先後在美國哈佛大學的雷德克利夫學院和英國的牛津大學接受教育。

*認同父親“參選比抵制好”的觀點*

布托1977年在美國獲得碩士學位後返回巴基斯坦,接掌她父親的巴基斯坦人民黨。在她父親被廢黜、等待被處死期間,她也被監禁了一段時間。

布托女士最近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回憶起她父親當時所說的話。她說,她父親相信,儘管不能舉行公正的選舉,參加選舉的角逐比抵制要好。

布托說:“我父親在以前的軍事專制政權下坐牢的時候,他依然讓他的政黨參加選舉,進行抗爭,因此,這樣能使我們的政黨機器保持良好狀態,我們能有機會與公眾和選民見面,把我們的信息傳達給他們,因為我們認為,參加選舉的政治程序比不參加角逐要好。”

*兩次擔任巴基斯坦總理*

布托在度過了5年單獨監禁後於1984年獲釋,隨後她自我流放到英國。兩年後,她返回祖國,誓言要幫助推翻巴基斯坦當時的領導人。

披上面紗、同意一次包辦婚姻,援引古蘭經裡的話,布托女士以一個全新的面貌出現在公眾面前。這一變化給予她更大的合法性,幫助她兩次當選為總理。第一次是在80年代末期,後來她在90年代中期再度當選。

*從政開始就面臨死亡威脅*

她曾經表示,她在從政生涯的一開始就面臨威脅,一些保守的穆斯林呼籲殺死她,因為她篡奪了本應屬於男子的地位。

*兩次下野都是受丈夫的腐敗傳聞連累*

布托在擔任總理時兩次被迫下野都因為她引起爭議的丈夫阿西夫.達爾扎裡涉及腐敗傳聞。批評人士稱達爾扎裡是個貪婪的商人,據說他利用自己妻子的職位從巴基斯坦的國庫拿走了數百萬美元。儘管他後來被宣告無罪,他依然被關在監獄好幾年時間。

布托女士在第二次流亡期間在迪拜和倫敦度過許多時光,但是她始終非常顯眼,經常會晤世界各國的政府官員。

*對巴基斯坦的恐怖主義形象表示憤慨*

她在被刺前不到兩個半月的時候返回巴基斯坦,因為穆夏拉夫總統赦免了她仍然面臨的腐敗指控。當時,她對巴基斯坦作為全球恐怖主義衍生地的形象表示憤慨。

布托說:“無論是炸倫敦地鐵還是在德國從事陰謀活動、或是在其他國家活動的恐怖份子,當他們的蹤跡被追溯到巴基斯坦的時候,這損害了我們。這不是巴基斯坦真實的形象。”

*兩個月前曾躲過一次自殺襲擊*

10月份在卡拉奇,她的車隊受到自殺炸彈的襲擊,130多人喪生,但是她倖免於難。布托女士指責這起襲擊是親基地組織的激進份子所為,她也批評穆夏拉夫總統沒有阻止極端主義的蔓延。

布托說:“政治程序受到攻擊,政治領導人和政治活動人士被炸,我們的國家處於危險之中,我們的國家處於極端主義造成的危險之中,極端主義在專制政權下蔓延。”

*勇於面對風險*

回國爭取第三次擔任總理的布托長期以來一直都清楚她個人所面臨的危險。她在自傳結束時承諾要返回祖國,用她的話說,“為巴基斯坦所有的孩子承擔風險”。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穆夏拉夫:消滅恐怖份子以前絕不休息
布托遇刺身亡  聯合國安理會強烈譴責
加總理譴責刺殺布托暴行
加前外交官擔憂布托被刺將造成東南亞不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