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托遇刺美國須補救對巴基斯坦外交工作

標籤:

【大紀元12月2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琳紐約二十七日專電)美國外交事務分析家及外交人員認為,巴基斯坦反對派領袖碧娜芝.布托遇剌身亡,反映出美國對於巴基斯坦國內事務的影響力其實有限,而且美國對於布托的支持並不徹底。

「紐約時報」今天分析,布托被刺讓布希政府過去一年極力希望,促成巴基斯坦分裂的政治派系的和解徒勞無功。美國官員表示,美國駐巴基斯坦大使館的官員仍希望能與各政治勢力接觸。

分析指出,布希政府一方面期望在回教世界推動民主,同時也希望將回教武裝勢力逼離巴基斯坦,因為這個地區對於布希的反恐行動至為關鍵。

美國政府官員表示,美國仍希望巴基斯坦元月八日的大選能如期舉行或不至於拖延太久,雖然也有一些資深美國政府官員認為,如果巴基斯坦原已動盪的政局更不穩定,總統穆夏拉夫可能決定延後舉行選舉。

分析指出,美國政府為了推動巴基斯坦的民主化,甚至願意居中協調,促使布托與愈來愈不受歡迎的穆夏拉夫達成大選後分權的協議。美國官員希望藉著這樣的安排逼迫穆夏拉夫步向民主,同時也舒解他被罷黜的壓力。

雖然自我放逐八年的布托是以這樣的安排為基礎回到巴基斯坦,分權的安排卻未能奏效。危機感日深的穆夏拉夫反而使出一系列獨裁的手段,包括宣佈緊急條例及解散最高法庭。

美國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的巴基斯坦事務專家夏福認為,這樣的安排並不妥當,因為穆夏拉夫根本就不願意分權。

直到這個星期,美國政府仍寄望在元月八日的大選之後穆夏拉夫和布托的政黨能結盟,組成親美國的聯合政府。布托的被刺顛覆了這項計劃,然而,布希政府仍希望穆夏拉夫能與「巴基斯坦人民黨」的布托繼任者組成執政聯盟。

分析指出,布希政府持續的支持穆夏拉夫可能只會讓他走下坡的支持度每下愈況,也會令巴基斯坦的中間派人士感到失望。

「布魯金斯研究所」的資深研究員史提芬.柯恩批評布希政府,在一九九九年穆夏拉夫政變之後並未能支持巴基斯坦的反對黨。他說,布托被刺應該讓那些以為巴基斯坦是穩定的國家而且與穆夏拉夫打交道即可的人有所覺醒。

相關新聞
美駐華大使:中共說一套做一套 嚴重背信
雨刷故障 特斯拉召回逾1.1萬輛賽博皮卡
仁愛礁衝突 菲律賓:已向北京發出外交照會
全球芯片封裝龍頭日月光:將擴大美日墨產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