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兒童消化性潰瘍 幽門桿菌嫌疑大

人氣: 77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1日訊】(記者孫幗英台南報導)12歲的黃小弟,以往沒有生過重大的疾病。約在求診一星期前發現解出的大便呈現暗黑色,因為沒有發燒、明顯腹痛或拉肚子,所以不以為意。隨後有頭暈、心悸、與臉色蒼白的現象,才到成大醫院求診。經診斷發現有心跳過速與血壓偏低的情形,也有貧血現象,胃鏡檢查發現十二指腸有一處潰瘍,同時合併有幽門桿菌感染,目前正在治療中。

成大醫院小兒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楊燿榮表示,兒童消化性潰瘍的發生率比成人來得少,同時也因為胃鏡檢查的接受度不高,使得兒童消化性潰瘍變得不容易診斷。往往經過長時間的腹痛煎熬,或是不預期的上消化道出血以後,才在小兒腸胃科醫師的胃鏡檢查下做出正確診斷。

楊燿榮指出,幽門桿菌是一種人與人互相傳染的細菌,得到感染的時間以兒童時期最常見。感染後,有一部分人形成慢性感染,造成慢性胃炎、胃或十二指腸潰瘍、甚至胃癌。

在台灣,根據流行病學調查,國小六年級的兒童其幽門桿菌血清陽性率約有20%。家中同居者,尤其是媽媽或兄弟姐妹,若有感染此細菌,則兒童被感染的機會就會顯著增高。幽門桿菌感染兒童後,大部分人都沒有明顯症狀,除了嚴重造成消化性潰瘍之外,有些感染者會有反覆上腹痛、缺鐵性貧血、以及生長不良。

根據成大小兒科統計,患有十二指腸潰瘍與胃潰瘍的兒童,合併有幽門桿菌感染的比率分別為68%與5%。診斷幽門桿菌感染,除了最準確的胃鏡檢查外,還可以碳13呼氣測驗、血清抗體檢查、或大便抗原測試等等方法得知感染。目前建議併有消化性潰瘍,或是有胃癌家族史的幽門桿菌患者,需要接受除菌治療。

總之,有一部份兒童的消化性潰瘍與幽門桿菌慢性感染有強烈的關係,經過正確的診斷與治療,潰瘍復發的機會很小。因此,當兒童有不明原因貧血、反覆上腹疼痛、或者解出黑色大便時,應該適時詢問小兒科醫師,以免錯失診斷與治療的時機。◇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