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私營企業地位辯論再浮台面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2月21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杜林2007年2月21日華盛頓報導)一群中國學者和退休官員公開向全國人大提出呼籲,要求阻止今年審議《物權法草案》,保護國有企業利益,防止社會動盪傳播。中國私營企業的地位問題的辯論再度浮上檯面。

*公開信阻止審議物權法草案*

經過中國人大七次審議的《物權法草案》,由於包括保護私有財產的內容,人們經常說它是《財產法》、或者《私人財產法》。以北大法學院法理學教授鞏獻田為首的專家學者2005年曾發表公開信,說這個草案違背憲法,全國人大去年未能通過這個草案。

媒體報導說,中國人大今年3月計劃再度審議這個草案。北京航空航天學院研究員韓德強等學者和退休官員上星期在網絡上張帖公開信,再度呼籲人大放棄草案審議。公開信批評10多年來的國有企業私營化導致數億美元的國有資產流入私人和外資手中。公開信說,《物權法草案》違背憲法,擴大了中國的貧富差距。公開信說,近年來日益增加的抗議示威就是國有資產私營化的反對聲浪。

全國人大介紹說,經過修訂的《物權法》是一部非常複雜的法律,承認私有財產的法律地位。經常批評政府政策的韓德強說,這部法律實際上是肯定一些人的非法所得,並且把它合法化,因此是不公正的。

*分析:兩種所有制並存矛盾不可避免*

對此,長期研究中國私營發展進程的美國勞倫斯大學經濟學教授弗雷澤說,圍繞《物權法》的爭論實際上是中國兩種所有制並存的必然結果。

他說:「如果中國政府希望實行市場經濟、或者他們還是說中國將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其實不是一個意識形態的問題。當你擁有兩種所有制的時候,你就會在管理方面出現問題。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就承諾說要平等對待所有企業。」

在物權法第六次審議時,旅美經濟學家何清漣說,這是社會強勢集團利益的妥協產物,反映了中國的利益集團對於法律制定過程的遊說影響力。她說,法律強調平等保護共有財產和私有財產,其實是體現了中國強勢集團的利益,而建立在公有制基礎上的政府是中國最大的強勢集團,反映的是政府的利益。

弗雷澤教授提醒那些現在呼籲平等對待國有企業的人,不要忘記當年私營企業創業時的艱辛。

他說:「我們應該記得,不管是現在,還是過去,國有企業在申請銀行貸款時,比私人企業受到更多的照顧,私人企業主人很少享受銀行信貸。所有那些反對物權法的人,如果他們要求平等對待國有企業,那麼,我認為就應該指出,私人企業在銀行貸款方面是受到歧視的,所以,應該公平看待這部待審的法律。」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高考達人」梁實再落榜 稱「心情爛透了」
浸淫公安系統近40年 貴州前公安副廳長落馬
【秦鵬觀察】美新法案3大特點 直擊中共死穴
樓市內卷嚴重 蘇州實行買房全家即可落戶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