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日亞洲財經要聞

標籤:

【大紀元2月2日訊】

**中國券商去年營收600億元人民幣

中國大陸的證券公司扭轉連續虧損4年的局面,初步的統計顯示,2006年中國證券業實現營業收入大約6百億元人民幣,淨利255億元;其中19家創新類券商的營業收入為378億元,淨利161億元。去年大陸A股市場不斷創下新高,上證指數全年上漲130%,因而帶動A股開戶數一路攀升。不過近期多家專業投資機構陸續提出警告,認為大陸股市已經開始產生泡沫化的危機。

**私募基金揮軍中國印度房市

私募股權基金進軍房地產市場方興未艾。美國私募基金黑石集團,最近一年在北美市場持續收購房地產信託之後,預計再募集100億美元的私募基金,投資熱門房地產市場,例如印度和中國地區。另外,摩根士丹利在日本和中國房地產市場投入幾十億美元,去年也在印度投資3家房地產開發商,未來計畫將再募集80億美元的房地產基金。不過,這兩家機構目前都拒絕回應這項消息。

**日資金流出額超過外資投入額

日本財務省公布,去年1~11月,海外對日本的直接投資金額為4兆多億日圓,由日本流出海外的資金則是5兆多億日圓。如果以全年的數字估計,將是1989年以來,首次出現資金外流超過外來資金。直接投資金額減少,主要是因為外資企業陸續從日本撤退,例如英國的Vodafone,以1.9兆億日圓轉賣給日本軟體銀行;經營不振的美國通用汽車,也縮小和鈴木公司的合資關係,賣掉2千3百億日圓的股票。

**韓外匯存底2402億美元 世界第5

韓國銀行宣佈,到1月底為止,韓國所擁有的外匯存底為2千402.3億美元,比去年底增加了12.7億美元,緊跟在中國、日本、俄羅斯和台灣之後,排名世界第5位。到去年底為止,各國外匯存底總額的排名,分別是中國的1兆零663億美元,日本8千953億美元,俄羅斯2千992億美元,以及台灣的2千661億美元。

**三菱與田邊製藥宣布合併

日本三菱製藥和田邊製藥將宣布合併,成為日本第六大製藥業者。田邊製藥將成為存續公司,而三菱化學將持有新公司5成以上的股權。因為日本政府要求為日漸老化的人口降低製藥成本,業界也面臨研發成本不斷膨脹,以及外國業者的激烈競爭,使得日本製藥產業的整併壓力升高。

**澳洲人平均財富增加20%

澳洲聯邦財政部公佈,2006財政年度,澳洲個人淨利財富大幅提昇19%。澳洲民眾私人淨利財富總和,高達澳幣7兆4千640億元,平均每人持有36萬1千元的資產。財政部官員指出,這主要是因為商業資產和股市資產大幅增加的影響。不過這樣的好消息,對於大多數被房貸和高油價壓得喘不過氣的澳洲人來說,似乎覺得相當意外。澳洲目前也面臨托兒照護費用太高,以及相關專業人員缺乏的問題。

**中東熱錢鎖定台韓印中

油元豐富的中東投資人,由於投資西方的障礙,以及為資金多元化布局,積極向亞洲挺進。去年他們將資金投入中國的初次上市股票,近期則是打算對電信、銀行和營建等亞洲快速成長的產業,透過策略投資的方式,入股台灣、南韓、印度和中國的企業。這些投資人不但逐漸從伊斯蘭國家,以及西方傳統投資地點移出,而且也正從台灣的石化公司、韓國的煉油廠,以及中國的石油計畫中撤資。

**聯合國再次強調 全球暖化嚴重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在6年內首度發表全球暖化問題的研究報告。這份報告強調限制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由於化石燃料產生的氣體使太陽的熱量停留在大氣層,地球的溫度因而持續上昇,導致積雪和冰原的面積縮減、永凍層減少、乾旱的時間延長以及降雨型態改變。報告指出,有9成以上的把握,可以證實在過去半個多世紀以來,人類製造的溫室氣體,是造成地球地表暖化的元兇。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一月二十二日亞洲財經要聞
一月二十三日亞洲財經要聞
一月二十四日亞洲財經要聞
一月二十六日亞洲財經要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