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非洲動機惹關注

標籤:

【大紀元2月4日訊】(大紀元記者韓山綜合報導) 中共高層近年來頻頻訪非,頻繁的往訪動作耐人尋味,國際上對中共在非洲所扮演的角色越來越懷疑。胡錦濤此次對非洲八個國家爲期12天的訪問,被解讀爲中共在非洲勢力範圍和缺陷的大體現。中共無條件的向那些有惡劣人權紀錄的國家投資,受到人權組織的強烈批評。

非洲的重新殖民化

隨著中國在非洲的影響逐漸扎根,爭議也隨之出現。在南非和贊比亞有關中國在非洲動機的抗議和批評正在出現;其次胡錦濤還將訪問新交的朋友利比里亞,爭取石油資源。中國對石油的饑渴,眾所周知。

塞內加爾作家兼新聞記者的蓋伊(Adama Gaye)新近在巴黎出版了他的題為「龍與鴕鳥」的紀實散文集。蓋伊的文中擔憂,中國人來到非洲對當地產生的影響是一次重新殖民化。

去年12月,南非總統曾在對學生的講話中說,非洲應該警惕,別讓中非關係變成了一種殖民關係。

蓋伊認為中國正在從經濟上佔領非洲,非洲是原料產地,是銷售市場,也是投資對象。他憂慮,非洲經過漫長的艱辛才初步建立起來的主權意識正在一點點喪失;另外,西方在非洲建立的民主原則以和對人權的維護,也因中共的集權國家背景而漸漸被忽略。

中國在非洲動機惹關注

中國以低廉的人工和惡劣的工作環境,大舉向西方傾銷貨品頻頻踫壁之際,向非洲示好,一來可以為在其他市場受限的貨品找出路;二來在此可找到中國國內日益緊張的能源危機資源;三可同非洲之間建立一種戰略夥伴關係,在國際上產生影響力,藉以達到其影響國際局勢的企圖心。

中國在南非去年的貿易總額達到了88億美元,而與石油豐富的蘇丹也達到了29億美元,非洲各國開始思考中非的實質關係。

中共外交部為避殖民外交之疑稱,胡錦濤訪非是經濟上的雙贏關係,對中非均有好處。

在最近的幾個星期裏,美國和新任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要求中國利用它在作爲蘇丹石油最大進口國的作用,迫使蘇丹政府解决達爾富爾地區的人道危機。根據聯合國的統計數據,發生在達爾富爾地區的內戰已經導致20多萬人喪生,250萬人流離失所。

《每日電訊報》星期五(2日)發表的一篇文章的題目是,石油決定了中國和流氓國家蘇丹之間的友誼。蘇丹問題無疑是中共非洲政策的一塊試金石,迄今為止,聯合國歷次制裁或向蘇丹派遣蘭盔部隊的動議,都因常任理事國中國的不支持而不了了之。蘇丹鏡報主編塔班指責中共只顧經濟利益,而對當地發生的人道危機視而不見。

中國的人權記錄在國際上一向被多所垢病,西方人權組織批評中共無條件的向那些有惡劣人權紀錄的國家投資,譬如蘇丹和津巴布韋。

去年11月,中共政府在北京主持48個非洲國家的中非合作論壇(China-Africa Cooperation Forum),許諾增加援助和提供五十億美元的貸款和信用。作為交換,北京要非洲國家認可中共而不是台灣。

非洲反對聲音漸起

蘇丹鏡報主編表示,對蘇丹原油的掠奪性開發使當地數百個村落被夷為平地。成千上萬的蘇丹人流離失所,甚至還出過草菅人命的事件。

而「龍與鴕鳥」的作者蓋伊稱中國商人湧進非洲卻自成一格,不與當地人來往通婚,顯示他們對非洲民俗和文化沒有興趣。但中國無條件的貨款和投資,卻強化了專制的統治結構。

去年,贊比亞工人抗議中國銅礦工廠的低薪和惡劣的工作條件。

另一方面,中共也面臨非洲利益集團日益增加的質疑,他們抱怨,中國商人的投資,並未為非洲帶來好的就業機會,而且主要的基礎項目都是從中國家鄉進口勞力,並把持著技術。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林保華:非洲國家首腦胡錦濤
為什麼中共放棄非洲國家100億美元債務?
中國人權惡劣  國際特赦籲關注
中共重金收買非洲元首  台外交處境艱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