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林:小篩子的「國學」

鄧林

標籤:

【大紀元2月9日訊】小篩子的事情再次證明了這樣一個事實,即現在的中國如果還有國學的話,那也只是在民間,而並不是存在於官方,也不是存在於某某什麼大學的所謂國學院。張載有句名言,說知識份子要「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句話經常被很多人用來自勉,尤其被那些自命為知識份子的學說名流所引用。口頭上說說張載的這句名言是非常非常容易的。但要做到知行合一卻並不容易。縱觀今天的中國學界,那些號稱「國學大師」的中國大牌學者們,鮮有做到了的。當那些戴著「國學大師」帽子的大師在四處作秀時,安徽的兩個並非出身名門、普普通通的年輕人,卻在艱難的條件下打造著中國國學的脊樑。

這兩位年輕人從安徽大學畢業後,沒有選擇在一般人眼中相對安逸的留校任教,而是開辦了一家名為「小篩子」的完全免費的兒童私塾,專門為兒童傳受以四書五經為主要內容的古文課程。讀經私塾課程開辦後舉步為艱。免費的教育並沒有得到太多人的回應。有幾次他們到有些學校做宣傳,還遭到校方的冷眼嘲諷和拒絕。但這一切都沒有動搖這兩位元有志青年宏揚國學的信念。直到今天,他們仍然在不斷地做下去。

和身體力行者的這兩名安徽青年形成巨大反差的卻是象孔慶東這樣的所謂「聖人之後」。孔慶東身為北大教授,自稱是孔子的多少多少代孫。但是其言其行哪一點象「聖人之後」。當他的同事,北大的阿憶,拿著一個月4,000多元的薪水還哭窮時,他也跟者一唱一和。象孔慶東這樣不能安貧樂道,真不知還有什麼臉提他的老祖宗──孔子呢?孔子當年傳道,四處碰壁,卻「不怨天,不尤人」,拿這種精神再來看孔慶東,真真不肖之子孫也!

中國的國學,從近代以來就不斷受到破壞,但稍稍讓人值得欣慰的是,卻還仍然有象「小篩子」這樣的民間力量,在艱難地傳承著它的香火。它的意義不能不讓孔慶東之流汗顏啊!

轉自《民主論壇》(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鄧林:文革給中國留下了什麽?
鄧林:海派文人的劣根性
鄧林:博客能給中國帶來文藝復興嗎?
鄧林:我們從法國學習到了什麼?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