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福禎:中國離非洲有多遠?

姜福禎

標籤:

【大紀元2月9日訊】多年以來中國的對外援助問題,實際上一直為民間詬病。

近日同時在《民主論壇》上讀到張耀杰《公共權力應該還利於民》和方影竹《兩個截肢童拷問胡錦濤》的文章很令人感觸。前文從宏觀現實出發,以大量資料說明中國還是一個公共資源相當匱乏和不平等的國家,進一步上升到公共權力要還利與民的問題。後文則在微觀上,僅僅對中、非兩個截肢兒童的幾點比較思考中,拷問中國目前對對內和對非洲政策的輕重緩急。

據張文揭示:2006年度政府慷慨地拿著大把美元支持朝鮮、古巴、東南亞及非洲各國。本國的下崗職工、失地農民以及高強度工作的汽車司機、建築工人等工農大眾相當多的勞苦民眾偏偏沒有生活出路,不能享受公共福利和公共服務。該文提出政府的「第一職責是還利於和服務于本國公民」。

被中國醫療隊救助的病童是非洲三歲男孩喬丹。他幸運地遇到中國醫生的救治,保住肢體。第二個遇到四肢殘缺命運的女孩子叫周琳。她致殘在中國,但中國沒有給她應有的治療,只給了她上訪和乞討的命運。靠因緣際會,她被一位美國公民帶回美國才得以接受八次大手術。

這兩篇文章都涉及到中國的對外援助政策問題,都在中國免除非洲國家債務和繼續大規模對非洲國家提供無償援助的背景下寫作的。事實上,中國和非洲的淵源並不深,沒有法國、英國那樣的歷史聯繫。毛澤東時代有一個支援世界革命的響亮口號,對外援助有濃厚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色彩,援非就是其中的一部分。新中國成立以來,向非洲國家提供了大量不附帶任何條件的援助,而且這些援助在不同歷史階段被賦予不同內涵,其特點被概括為「無償」、「無私」、「真誠」,目的據說是為了「中非之間形成和發展全天候的好朋友、真誠合作的好夥伴、情同手足的好兄弟」,而這樣的「好兄弟」越南、阿爾巴尼亞耗費了多少中國人的血汗,有目共睹──越戰之後,在胡趙時代一度反思這個問題,韜光養晦保留了一個時期的務實姿態。可是這種態勢在2000年之後伴隨著「多極世界」(中國獨佔一極)、中國世紀、大國崛起的呐喊再顯崢嶸,為的是體現大國「責任」。

目前已經確定:為推動中非新型戰略夥伴關係發展,促進中非在更大範圍、更廣領域、更高層次上的合作,中國政府將採取以下八個方面的政策措施:

1、擴大對非洲援助規模,到2009年使中國對非洲國家的援助規模比2006年增加一倍。
2、今後三年內向非洲國家提供30億美元的優惠貸款和20億美元的優惠出口買方信貸。
3、為鼓勵和支援中國企業到非洲投資,設立中非發展基金,基金總額逐步達到50億美元。
4、為支援非洲國家聯合自強和一體化進程,援助建設非洲聯盟會議中心。
5、免除同中國有外交關係的所有非洲重債窮國和最不發達國家截至2005年底到期的政府無息貸款債務。
6、進一步向非洲開放市場,把同中國有外交關係的非洲最不發達國家輸華商品零關稅待遇受惠商品由190個稅目擴大到440多個。
7、今後三年內在非洲國家建立三至五個境外經濟貿易合作區。
8、今後三年內為非洲培訓培養15,000名各類人才;向非洲派遣100名高級農業技術專家;在非洲建立十個有特色的農業技術示範中心;為非洲援助30所醫院,並提供三億元人民幣無償援款幫助非洲防治瘧疾,用於提供青蒿素藥品及設立30個抗瘧中心;向非洲派遣300名青年志願者;為非洲援助100所農村學校;在2009年之前,向非洲留學生提供中國政府獎學金名額由目前的每年2,000人次增加到4,000人次。

中國在非洲的發展雖然很快,但主要是勞務輸出和石油進口,其實,中國離非洲還很遠。地緣意義上無法和法、英比較,戰略意義上無法和美國相比,比外援燒錢無法和歐洲七國比。最要害的是:內憂種種,權力資本、官本位導致的權貴私有化的災難亟待解決,迫切的是獨善其身,而不是「解放天下」,也不是在某些方面與經濟強國爭臉面,論高低。誠然,非洲有幾十個國家,是世界各國爭奪「勢力範圍」的最大的票箱,也是中國攫取「道義資源」的寶囊。但是,中國崛起必須融入世界文明主流,放棄現存的「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暗昧心態,才可能建立以人為本的和諧社會,而非洲小兄弟啦啦隊的作用畢竟有限,不宜捨本逐末。愚以為,中國離中國的苦難和問題最近,離非洲卻還遠。

(2007年2月6日于青島咫尺居)

轉自《民主論壇》(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姜福禎:司法腐敗嚴重蠶食百姓的基本權利
工作權維權:一個將被嚴酷現實喚醒的領域
姜福禎:誰「殺」了這些大樓?
姜福禎:《民主是個好東西》的前身和來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