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世紀之久的編織工藝又回來了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3月15日訊】不再局限於家庭範圍,編織品又重新受到哪些已厭倦商業化、想重返單純的人們的青睞。

藝術設計博物館,一家過去通常只有年歲較大紐約人就讀的手工院校,現在卻吸引了30歲以下的年輕人來學習過去是由老奶奶做的事情—編織。

「超凡蕾絲、編織品」來自館長大衛的靈感,他最初在一個比利時的蕾絲大賽上發現了這種產品的價值。一開始他覺得比賽會枯燥無味,幾乎不想參加。但那些充滿創意與文化氣息的作品很快讓他改變了想法。

「編織這種一點也不平凡的事物在過去幾年又復活了。人人都在編織,男人、女人、大人、小孩都在編織。國內外到處都是編製館。這為這種過去很傳統的東西注入了新的技術和現代氣息。」大衛‧麥克菲德說。

根據美國紗手工製品委員會的統計,年齡在25-30歲進行編織的女性在02-04年間比過去增長了150%。編織組遍佈世界各地摩登的咖啡館甚至酒吧。

麥克菲德說現在有超過100多人向他申請,他真的很難把人數縮減到27人。

在一些精品展覽會上,包括像由藝術家戴夫‧寇爾創製的「錢裝」服飾成了財富的象徵,他將879美元裁成細條織入女性上衣。

藝術家厄瑪‧范將面向金融白領的倫敦金融時報和另一家荷蘭金融報編入了他的織物。報紙被裁成細條編在一起變成具有諷刺意味的流浪漢服飾。厄瑪‧范說那是貧窮的象徵。

藝術家希拉.帕伯認為人們正在尋找一種讓他們雜亂生活重歸寧靜的辦法:「編織本身那麼讓人溫暖,它讓人們的行動慢了下來。而且老幼皆宜,為人們珍視。」

麥克菲德補充說:「在用戶至上甚至全球用戶至上的時代,家用藝術品變得極其重要。當製作這些東西的時候,花了那麼大的精力和愛的因素,使它們具有了其它產品不可比擬的特質。」

這種潮流甚至蔓延到了一些世界最著名的公司如移動運營巨人Verizon、AIG保險公司。在曼哈頓的金融中心區,一群女士連午餐都不吃就來參加「Knit Wits縫紉小組」舉辦的周例會。

對婦女來說這是一個讓她們從繁忙生活中解脫出來,分享彼此經歷,聊天的好機會。

「我們來自不同的部門,我們在這裡聚會,談論我們的項目,我們的生活方式,我們形成了自己的圈子。」

在金融區工作的安德裡亞.沃勒說一群男人也在編織,而很多人同時又是滑雪愛好者,他們希望在起滑前能夠讓自己放鬆和安靜下來。他們還通過這個活動為自己編織溫暖的冬衣,為日益提高的滑雪票價省錢。

一些名人也加入了編織行列,如達麗爾‧漢納、柯妮托恩-史密斯、大衛‧艾奎特、朱麗安-摩爾和卡梅隆‧迪。(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中縣針線藝術展   編織工藝館豋場
工藝所植物染創意展 展出四十位創作者作品
台東監獄 藺類巧思
植物染創意展 見證災區生命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