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將再次審議物權法

標籤: ,

【大紀元3月2日訊】(自由亞洲電台記者希望採訪報導)即將在三月初舉行的全國人大和政協會議,將再次審議過去多次討論但一直沒有通過的《物權法》草案。有分析人士認為,本屆全國人大會議有可能通過這項旨在為私有財產和國有財產提供同等保護的法律。

路透社星期三的報導說,本屆中國人大除了有望通過物權法以外,還有可能通過一項旨在結束對外資企業提供優惠待遇的公司所得稅議案。此外,這屆人大還將設法減少預算赤字和討論解決農村地區貧困狀況和環境污染的措施。

報導說,如果得以通過,中國的物權法將是1949年中國共產黨奪取政權以來的第一項為私人和國有財產提供同等保護的法律。物權法也是針對遏制腐敗官員任意奪取土地的做法。

所謂「物權」就是財產權。2004年得到修改後的中國憲法第十三條規定:「公民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國家依照法律規定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權和繼承權。中國官方新華網也已為該草案的審議定調,稱「物權法草案確立了對國家、集體和個人財產權利的平等保護原則」。但中國仍有一部分人士對物權法存有疑慮,並認為它將會導致國有財產的流失。美國克倫比亞大學的法律學教授虞平先生,就中國物權法目前面臨的爭議分析說—

虞平:「中國的民法裡面只有債權沒有物權,造成很多社會上的問題。這樣的制度出來對於人們的生活、對於規範個人對財產的權利產生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物權法本身所發生爭論的問題,主要還是國有資產社會化的角度來講的,出現了很多問題。像國有資產的流失,社會財富極度的兩極分化,這樣的社會問題是要正視的。但是他們把這些不滿的情緒發洩到物權法上來,我覺得完全是搞錯了對象。物權法不導致國有資產流失,物權法規定個人財產權跟國有財產權實際上是平等保護,這樣會不會使國有資產得不到特殊保護?」

加拿達西安達略大學的經濟學教授許滇慶先生指出,中國通過物權法的時間已經到了—

許滇慶:「物權法就是一個產權界定的問題,產權界定是必須要做的事情,這也是歷史潮流。在中國大陸主要的問題是還有大量的國有企業的產權並不清楚,所以這是造成當前官員腐敗的一個根源。治理官員腐敗最根本的要素是要盡快地加速改革而不是走回頭路。腐敗的問題就在於政府官員權力太大,國有企業的產權不清,所以物權法正是解決這些問題的一個措施。而左派看到了改革中一些弊病,他們是不分青紅皂白,不知輕重緩急,這實際上是在開歷史的倒車,這是完全錯誤的。」

路透社的報導說,中國人大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象徵性的。人大每年召開一次年會,以通過黨中央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在本屆人大期間,中國內外的觀察人士,還將試圖揣摩和捕捉中共高層權力鬥爭的跡象。因為今年秋季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大會將舉行。外界預測,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屆時將徹底鞏固本人的權力,並將啟動一場重大的人士變動。

從2002年迄今經歷了七次審議,中國的《物權法》起草工作已有十三年之久,此外,《物權法》草案自2002年以來在人大歷經七次審議而未能通過。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劉迺強獲任基本法委員
天安門母親呼籲中共公開六四事件真相
228萬人大合唱  扁與黨內天王高唱台灣
【網文選評】老子就敢在人代會上睡大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