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圖:奇異苗族 貴州現代穴居人

人氣 15
標籤:

【大紀元3月23日訊】(大紀元綜合報導)在貴州省安順市紫雲縣水塘鎮塔井村,海拔約1800多米的叢山之間,住著一群隱居山林的「穴居人」,這個被國家旅遊局證實為亞洲唯一現存的「穴居部落」,雖然生活清苦,但仍希望下一代能沿襲這種生活方式。

據《新京報》報導,這個亞洲僅存的「穴居部落」是20戶苗族人家,他們自1950年代隨著遷徙到現在居住的洞穴,這一住就是將近60年。洞穴深 230米,寬115米,高近50米,冬暖夏涼,洞穴建有竹製的房子、牲畜棚圈和厠所,來自洞頂滴水是他們的飲用水,穀物種植在洞口附近的山坡上,而洞穴內還有一所小學。

城市的人或許會認為洞中裏的人家似乎過著世外桃源般的隱居生活,事實上,他們的日子卻要比山下人過得清苦。和外界聯繫也很不方便,從貴州省省會貴陽市抵達穴居部落,大約需要花費三小時的車程,還要在陡峭的岩石小徑上步行一小時。離最近的醫院也要花2個多小時的路程。

但是,他們大多寧願維持現狀,甚至希望自己後代沿襲這種生活方式。山下,也許對他們有誘惑,但始終敵不過這個洞穴之家。

洞中居住著吳、王、羅、梁四個姓氏的20戶近百口苗族人,雖然隱密山間,但是他們的生活並不閉塞。他們的存在經媒體報導後,引發各界關注。細細的小路曾是洞中居民瞭解山外世界的唯一途徑,但現在這裏有通訊信號和電,有幾戶人家有電視機,但是除了電視機,家裏面基本上家徒四壁。

這裡的族人,只有50歲以上的婦女還穿帶有苗族印的傳統服裝,年紀稍長的人只會講幾個簡單的漢語單詞。一些人家的成員靠外出打工維生,留在家的都忙從山下運沙石修水窖,以緩解洞內取水困難的危機,在洞中吃水是一個大問題,旱季時洞中的水就不够用了。

至今維持穴居的族人多數人都不願意走出山洞,他們認為,貴州多雨、山下路滑,洞內不漏雨、洞外潮濕不易儲存柴火,洞內群居安全等等,這是居民不想搬離開洞穴的理由。


父與女

洞穴內的滴水是飲用水

上學路途遙遠

寧願住在洞穴裡也不喜歡住新房子

家在洞穴中

家在洞穴中

修造貯水池

修造貯水池

等待捐款

音樂課唱歌


上課

放學了!

放學回家

住校生自己煮晚餐

自己煮晚餐

晚餐自己來

攀登岩壁

玩跳繩

跳繩

戶外操場玩丟沙袋

收集洞內的滴水

放學回家去

撿木柴

玩丟沙袋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山東集團職工網上發文惹禍
山東一職工網上發文針砭時弊遭降職降薪
退黨人士:中共威逼利誘仍擋不住退黨大潮
每日退黨團隊聲明精選(2007/02/15)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