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走過半世紀 柏林舉辦大盛典

標籤:

【大紀元3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周仁德國報導】3月25日,羅馬公約簽署50週年之際,受本屆歐盟輪值主席國德國總理默克爾之邀,歐盟27個成員國和歐盟主要機構首腦將齊聚柏林,舉行非正式高峰會晤,伴隨著同一個週末在德國首都登場的「歐洲節」全民慶祝活動,柏林將成為歐盟50歲生日的歡慶中心。半個世紀前羅馬公約的簽訂,標記著這個全球當今最重要的政治和經濟共同體的誕生。

25日柏林的歐盟非正式高峰會,是德國上半年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期間的重頭戲,與會首腦屆時將簽署由歐盟三大權力機構—歐盟委員會,歐盟議會和歐盟理事會共同發起的「柏林宣言」。宣言將面向歐盟全體民眾,重申歐盟的共同價值觀和根源,以激勵全體成員協力面對當前包括歐盟立憲,經濟發展,社會福利,環境保護等一系列挑戰。

下午峰會結束後,德國總理默克爾和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將光臨市中心布蘭登堡大門前的慶祝舞台,聯手啟動「歐盟50週年之旅」,這個項目在接下來的3個月時間裏將周遊德國的52個城市,在各地展開對歐盟過去和未來的介紹及討論活動。

面向民眾的「歐洲節」從24日就熱鬧登場,各類信息和藝術活動把柏林市中心裝點成歐洲文化的大舞台。24日晚間博物館島和文化論壇將展出歐洲藝術史上的精選作品,而城裡的30多家特色酒吧將有各國特色的樂隊和文藝團體現場獻藝。

25日從中午到晚上,原本分割東西柏林的地標建築布蘭登堡大門前的舞台上好戲不斷,來自歐洲各國的知名樂隊將先後亮相,直到晚間英國歌手Joe Coker的到來掀起高潮,屆時五彩的焰火將把布蘭登堡大門的上空點亮如白晝。

大門兩邊的十里長街—西側的六月十七日大街和東側的菩提樹下街上,將有近百個展位介紹歐盟的方方面面,每個國家還有自己的展台吸引四方客人。來自歐洲各地的美食和小吃讓人直接感受到這片土地上豐富多彩的民間特色。

從經濟共同體到政治共同體

1957年3月25日,德國,法國,意大利,比利時,荷蘭及盧森堡六個國家在羅馬簽訂成立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的條約。當時德國和意大利急於擺脫二戰戰敗國的低下地位,法國仗著自己燦爛的歷史和戰勝國的風光有團結歐洲國家的雄心,而荷比盧早就在自己的小圈子裡嚐到了相互開放市場的經濟共同體好處,想把這一經驗在歐洲更大範圍內推廣。

羅馬條約從1958年1月1日起生效,原子能共同體的發展少有成果,而從六國起步的歐洲經濟共同體,在成員國市場相互開放的基礎上,取消共同體境內關稅,促進了共同體各國經濟的發展,從而吸引更多成員國的加入,發展成當今全球最大的市場。

隨著歐洲經濟共同體的發展壯大,民主自由價值成為凝聚各國的共同理念,經濟共同體逐漸昇華成一個政治和價值共同體, 成為冷戰時期和共產主義陣營抗衡的主要力量之一。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東歐共產主義體系瓦解,1992年歐盟正式成立,標誌歐洲經濟共同體徹底完成了向政治共同體的轉變,成員國至今擴展到包括前東歐國家的27個。成員國的政治體系皆基於民主自由,人性尊嚴不可侵犯的基本原則。歐盟半個世紀走過的歷程,盡現歐洲50年來探索價值原則的道路,最終人性促成統一,專制退出歷史。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歐盟五十年經濟成就可觀 但仍缺政治靈魂
英國要求歐盟與聯合國加強制裁辛巴威
台灣醫界聯盟籲美協助 爭取歐盟助台入世衛
福斯汽車誇大省油性能  公平會罰75萬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