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討委員會建議成立全新公共廣播機構

香港電台命運懸而未決

【大紀元3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許珀行香港報導)香港政府委任的公共廣播服務檢討委員會昨日發表報告,建議設立新的公共廣播機構,有關香港電台的命運則由政府自行決定。廣播處長朱培慶對於研究報告沒有提及港台的前景感到失望,希望政府盡快就港台的前景諮詢公眾。立法會議員劉慧卿促請港府讓港台慢慢脫離政府架構,過渡成為建議中的新廣播機構。

黃應士說新機構從零開始

公共廣播服務檢討委員會主席黃應士指港台歷史悠久,難以要求一個歷史悠久的機構改變工作方式。黃應士宣稱報告建議成立的新機構是由零開始運作,但他強調委員會不能決定港台的命運,應由特區政府去決定。

報告建議成立全新的公共廣播公司為法定機構,經費主要來自公帑,有編輯和節目的自主權。報告並建議公共廣播公司的具體功能包括鞏固公民意識及促進公民社會發展,促進社會共融及多元性,推動教育及鼓勵持續學習,以及激發創意等。

檢討委員會認為,由於港台是政府行政部門,有責任推行政府政策,其獨立性及節目公正性會受質疑,不適合轉為公共廣播機構,而將港台轉為公共機構亦會改變員工的受聘條件。

朱培慶表明會迎難而上

工商及科技局局長王永平表示,港府會小心研究報告,並在下半年作出諮詢。他並說新聞和言論自由是香港繼續繁榮的基石,也是基本法所保障的權利,港府的任何決定都不會影響香港的新聞和言論自由。

廣播處長朱培慶對於報告沒有正面和進一步提及港台的前途感到失望,希望政府盡快就港台的前途諮詢巿民意見。他強調港台的公營廣播模式已為大部份市民接受,亦受到香港社會的珍惜,雖然港台在公營廣播及政府架構內的角色有矛盾,不過正因如此,港台為了做得更好,需要轉型。朱培慶希望社會對港台前途作進一步的討論,尋求共識。他表明自己「不會知難而退而是會迎難而上」。

工會指責未提港台角色

香港電台節目製作人員工會主席麥麗貞表示,檢討委員會很難說得通的地方是,港台的員工一直都在從事公共廣播服務的工作,卻因為港台是政府的一個部門而被撇除於公共廣播服務檢討範圍之外。港台的節目一直以來都得到公眾認受,工會擔心是否就這樣被一筆勾銷。

該工會並發表聲明,指報告中沒有提及港台角色是嚴重缺失,又質疑報告將港台置之不顧而建議另起爐灶,是否善用公帑的做法。工會要求委員會重新研究檢討內容,將港台未來發展重新納入公共廣播服務檢討範圍內,以完善報告書內不足之處。


圖為立法會議員劉慧卿於2000年4月13日參加遊行,抗議中共高官要求香港媒體不要報導支持「台獨」的新聞。(AFP)

劉慧卿恐港台被「陰乾」

劉慧卿接受大紀元訪問時說,立法會討論有關公共廣播服務的問題很長時間了,大部份議員都贊成設立公共廣播服務機構,而港台一些節目的質素很高,將來若真的要設立公共廣播服務機構,希望港台將來慢慢脫離政府架構,過渡成為新的機構,而港台亦已表示樂見其成。

劉慧卿指出,港台何去何從,即使委員會不提,港府也應該有個說法。「黃應士出來說有這個機構,但沒有港台的份,港台就會很擔心,是不是會被『陰乾』呢?是不是收工呢?當局都需要回答這些問題。」

她又說:「委員會出來說檢討公營廣播,港台出來說它正在做公營廣播,但委員會又說不會檢討港台。既然委員會建議要建立公營廣播,是否應該考慮給港台做?」

劉慧卿用「一鑊泡」(廣東話,意思是指一塌糊塗)來形容港府在解決港台角色定位的問題,說「王永平都不知道點收科」(廣東話,意思是指不知道怎樣收場)。

民間擔憂新機構獨立性

對於民間人士創辦「民間電台」而港府未開放大氣電波給予合法營運,劉慧卿說:「至於民間電台,我們當然希望民間能夠自己發聲,但是真的去做公營廣播,是需要很大的投資,所以當局應該要做。事態發展到現在,市民都很擔心新機構是否獨立。」

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助理講師葉蔭聰說,檢討委員會指港台角色並非委員會檢討範圍是走錯了方向。他表示,港府由一開始委任委員,就已經走錯方向,港台公司化或獨立問題被政府拖延了20多年,橫跨殖民地政府與特區政府兩個時期,跨越兩個世紀,實實在在的公共廣播服務政策及制度不去檢討,卻去檢討一個還沒有存在的機構。也有學者分析,新公共廣播公司如果與港台並存,港台將會被降格。◇(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香港民主派擔心香港新聞自由倒退
專訪《暴風雨中一羽毛》作者巫一毛(一)
香港司法必須洗刷恥辱的人權判決
奧運媒體自由?地區「反制措施」出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