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新防會:1-2月報紙錯假新聞 多去年同期10倍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3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慧敏台北三十一日電)新聞公害防治基金會指出,今年一月和二月份台灣報紙的錯假新聞仍然未見改善,共有五十四則,比去年同期五則,超過十倍之多。加上電子媒體的晨間「讀報」,重覆報導錯謬新聞,造成「以訛傳訛」,產生所謂「新聞公害」,有違新聞專業職責。

新防會發表的報紙觀察報告指出,今天一月和二月分,各主要報紙的「烏龍新聞」,一月份三十五則、二月份十九則。其中,一月份以中國時報十一則居首,聯合報十則居次,聯合晚報五則、蘋果日報五則,自由時報四則;二月份則以聯合報十則居首,中國時報四則、聯合晚報三則,蘋果日報兩則。

新防會同時評比各報一月「王又曾掏空資產弊案」和二月「斃死豬事件」的新聞處理指出,各報在消息來源多有查證不足的現象;而新聞編寫方面,也多有主觀建構的問題。

在「斃死豬事件」的追蹤報導方面,蘋果日報自二月三日到十日,都以「病死豬」代替官方的「斃死豬」名稱。新防會表示,農委會和專家都曾解說「病死豬」只是「斃死豬」的一種,但媒體始終未更正,有違新聞專業原則。

相對比較而言,一月份的觀察報告中,各報表現順序為:自由時報、聯合報、蘋果日報、中國時報和聯合晚報;二月份是:自由時報、聯合報、中國時報、聯合晚報和蘋果日報。

新防會指出,在一月和二月的新聞處理中,各報仍有違反「正確第一」的普世新聞專業信條情形。三月八日檢方偵結起訴中,東森集團負責人王令麟並未涉及力霸掏空案,但各報從一月到二月底前,對他繪聲繪影者依然不少,就是一例。

新防會的這項觀察報告,是以自由時報、聯合報、中國時報、蘋果日報及聯合晚報為對象,比較各報的新聞處理,以消息來源、新聞查證、平衡報導、新聞編寫和媒介責任五項為觀察標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