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1918西班牙流感病毒致命原因

人氣 17
標籤:

【大紀元3月6日訊】20世紀第二個10年是黑暗的,發生在一戰後期的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造成短暫時間裡失去那麼多生命,是人類有史以來從未有過的。

對於這次流感的發生和特點,科學家多年來一直在進行研究,試圖找出原兇及致命原因,以供未來借鑑。今年1月份,威斯康辛大學邁迪遜分校研究員在《自然》雜誌發表論文指出,1918年西班牙流感之所以致命,很可能肇因於這種流感病毒能夠激發人體自身免疫系統出現過度反應。

1918西班牙大流感有三波,分別發生在1918年春季、秋季和1919年春季。第一波發作看似一般感冒;第二波最猛、最致命,且發病率以20至35歲的青壯年為高,許多人是上午還好,中午染病,晚上就死亡;第三波的死亡率介於前二波之間。經過三波發病後,病毒便神秘消失。這次流感最嚴重時在半年中奪去 2,500萬到4,000萬個生命,並成為一戰結束的原因之一。

研究者用當年死者肌體組織中獲得的該病毒基因,採用逆向遺傳學的手段,重建了這種病毒。他們在猴子身上進行實驗,發現該病毒能夠刺激產生一種失控的免疫反應。

通常來講,當有病毒入侵時,肌體可以產生抗體對抗。然而,西班牙流感病毒所刺激產生的免疫反應不同,它不是針對病毒,而是針對自體發起攻擊。免疫細胞攻擊自身的肺部,造成肺部嚴重積水,最終患者幾乎是被自己的肺積水所「淹死」。

專家表示,這種變態的免疫反應與當今的H5N1禽流感病毒的作用方式十分相似。H5N1禽流感病毒在亞洲已至少造成150人死亡。由於源於家禽,目前並不知道H5N1病毒在人群中的傳播能力,以及是否會發生基因突變,轉而攻擊人類。另外,在2003年流行一時的SARS病毒也同樣導致自身免疫系統攻擊肺部。

科學家希望能夠通過研究以往這些病毒的作用機制,找到預防和治療的措施。一般說來,藥物不能直接殺死病毒,對抗病毒性感染的根本還在於人體自身的免疫力。因此,講究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合理的飲食、適當的鍛鍊、平和樂觀的心態,調整好自身的免疫力,也就成了預防和治療病毒類感染的關鍵。

同時,醫療界一直在研究有效的流感疫苗,也有很多可喜的進展。主要的難題在於毒株的基因突變可以使原有的疫苗失效,這是疫苗研究的瓶頸之一。(原載﹕新紀元週刊第五期1/31/07-2/6/07)(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越南鴨群感染禽流感病毒
防流感    煲湯六大訣竅
港深水班文鳥染禽流感
越南發現鴨群攜帶禽流感病毒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