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知名雜誌財經週刊傳犯禁遭撤稿

標籤:

【大紀元3月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於國香港八日電)中國知名雜誌「財經」雙週刊在「兩會」期間傳出被責令撤換頭條,據報導,因有兩篇文章疑踩中國當局「禁區」而被要求撤換,一是封面故事涉及「物權法」,二是一篇關於山東魯能集團七百多億國有資產被悄悄私有化的報導。

財經雙週刊創辦於一九九八年,以揭露中國的財經黑幕而聞名。報導包括曾引發股市震盪的「基金黑幕」﹔二零零三年在媒體大規模報導SARS前,財經週刊早就以九頁篇幅報導廣東的疫情。財經總編輯胡舒立被稱為「中國最危險的女人」。

據胡舒立表示,在中國辦一份獨立財經雜誌,免不了會受到來自政府和財經界的壓力,但另一方面,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也給了財經類媒體充分的發展機會。

香港「明報」接到財經的讀者投訴,指本來應該五日出版的新一期財經週刊直至昨天仍有訂戶未收到﹔北京報攤至昨天仍舊沒有出售。

財經週刊一名高姓職員指出,本期雜誌「可能有些延誤」,但拒絕回應其他問題。

消息透露,這期財經的封面文章,正是被當局列為敏感話題的物權法,另外一篇文章則涉及著名證券公司湘財證券。

據瞭解,封面文章是一篇持平報導,並未對物權法有過分非議。至於湘財證券的報導,因證券公司的大股東是山東魯能集團而出事。

今年初,財經週刊率先披露魯能「悄悄私有化」,逾七百億國有資產被以三十多億賤賣而引起轟動。

據報導,上述兩篇文章分別觸到有關部門和利益集團的敏感處和要害處,因而被下令撤稿。另據瞭解,魯能私有化事件曝光後,雖然引起社會巨大反響,國資委亦已介入調查,但由於背後利益涉及高層,目前查處進展緩慢。

有消息指出,北京高層對魯能私有化事件有爭議,有人贊成查處,但也有人顧忌事件涉及面太廣,而且處理不好可能會惹來新一輪爭議,甚至引發社會動盪,魯能事件因而成為「敏感話題」。

相關新聞
「高考達人」梁實再落榜 稱「心情爛透了」
浸淫公安系統近40年 貴州前公安副廳長落馬
【秦鵬觀察】美新法案3大特點 直擊中共死穴
樓市內卷嚴重 蘇州實行買房全家即可落戶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