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晓明:中国人不能这样使用互联网

田晓明

【大纪元4月13日讯】外国人经常发现一些中国人熟视无睹的情况,GeoffreyYork对中国人上网习惯的观察就值得我们好好想一想。这位作者在《没想到中国人这样使用互联网》一文中说:

“拥有1.37亿互联网用户的中国,其线民的人数仅次于美国。但是,中国似乎没有把互联网作为改变社会的工具,而是首先把它当成了娱乐源泉。在中国,互联网不是资讯超级高速公路,而是喧闹的娱乐大杂烩。

“这种现象能从市场情况获得部分解释。在西方,约70%的互联网用户年龄都超过30岁。而在中国,情况恰恰相反,约70%的网民都小于30岁。中国的线民大部分都是渴望娱乐的城市白领和学生。他们每周的上网时间合起来超过20亿小时。杨先生说:“西方人爱户外运动和大自然游览,中国人更喜欢在室内活动。以前是麻将和打牌,现在他们发现了互联网。

“对于许多西方人来说,互联网是用于特定目的的地方,上网是为了流览资讯、新闻或收发邮件。而在中国,互联网首先是一种娱乐媒介,用来给年轻人消磨时光。”

这位作者说得真是一针见血,中国的互联网沦落到这个地步,都是政府的言论管制造成的。以前,门户网站的重点内容都是新闻,官方的舆论管制部门认为这样会打破自己对新闻发布的垄断,所以就取消了网站采写新闻的自由,让网站必须转载官方新闻机构发布的新闻,而官方的新闻媒体在发布新闻的时候经常是藏三掖四,人们不能从这些新闻中读到任何有价值的东西,所以人们对新闻的关注就大打折扣。

官方不但对新闻传播设置禁区,他们还对资讯传播设置禁区,于是一些网上的搜索工具就无法发挥它的全部功能,网上的某百科全书也是面目全非。我以前经常使用Google,由于它在官方的管制之下很不好用,动不动就来个网页无法显示,因此我现在很少使用这个搜索工具。

由于网上有很多政治禁区,所以在互联网上关注新闻、收集资料的人就少了。互联网全面介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大概只有七年,在这短短的时间里,互联网就变得面目全非,这真是文明的退步。中国境内的互联网逐渐被鸡飞狗跳的八卦内容占领了。

在网上玩网路游戏、追星、聊天,这是无可厚非的,可是太多的人用大量的时间做这些事情就不正常了,这说明很多人在生活中没有正当的目标,他们只能靠这些东西来消磨时光。我在网上遇到很多人,他们有时感觉互联网上的游戏、聊天也没什么意思,他们一面抱怨这些东西,他们还离不开这些东西,这说明现实中确实没有什么东西能吸引他们了。工作场所象战场,人在这里累得要死;在学校里学生只能领略到死记硬背,人在这里要烦死;体育场所要门票,没钱就不能进去玩,学校、单位的运动场所不对外开放,想参加体育活动无处可去;即使有活动场所,学生的父母也不会让学生去,他们害怕这会耽误学习。因此,广大青少年只好卷屈在网吧里、或家中的电脑旁。

在中国,约70%的线民都小于30岁,他们在网上用很多时间来关心没什么技术含量的娱乐,这不是什么好消息。首先,青少年正处在长身体的阶段,他们用大量的时间坐在电脑旁,这对身体的发育不利。其次,娱乐仅仅是娱乐,人不能总是娱乐,人还要去严肃地思考。在学校,浅薄的应试教育不能使学生严肃地思考,在互联网上,青少年也不能有严肃思考的机会,因为很多资讯他们接触不到,这样一来,青少年的智力就无法得到提升。美国的中学生在看《战争与和平》、在参加社区劳动、在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国的中学生就知道谁长得帅、谁长得靓;在这种状况下,我国人民还大谈国家之崛起,这真是一个奇迹。

(2007-04-12)

转自《民主论坛》(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田晓明:非法治社会导致了社会的道德滑坡
华佗之耻与仁术之痛
专访吴葆璋:中共的根儿都已腐烂
大陆骇客爆网路病毒产业链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