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上萬民眾維理工燭光悼念死難者

標籤:

【大紀元4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吳芮芮維州佈萊克斯堡報導)4月17日晚8點,上萬師生及當地民眾在維州理工Drillfield草坪燭光悼念星期一槍殺案死難者。場面肅穆而平靜。維州州長Tim Kaine出席燭光悼念儀式。主持人在發言中,面對上萬點燃的燭光說:這是愛,這是愛,我們很感激它。(「This is love. This is love, and we appreciate it.」)

*老教授的維州理工情結

退休的維州理工化學教授Jim Wightman和好友農業教授Saacke及Saacke夫人一同來參加悼念。Wightman教授手裏捧著一束黃色水仙。Wightman教授的好友Grant教授(工程力學教授)是這次受傷的教授之一。當他給Grant教授打電話慰問時,Grant教授看到了他的來電顯示,輕鬆地說:「Jim,我沒問題。」,聽到后他很高興。Grant教授的辦公室就在槍擊案主要現場的Norris Hall。

Wightman教授在Chesapeake Bay渡假時看到了電視新聞,馬上趕回佈萊克斯伯格的家。一路上住在佈萊克斯伯格的兒子一直給他們提供最新消息。「這不是一次輕鬆的回家。」教授說。他感慨地說,當初1962年到維州理工時,全校只有5千學生,女學生200個,全部住在一棟樓裏。學校男生戲稱該樓為「裙子倉」(Skirt Barn)。如今全校有2萬7千學生,半數女生。


維州理工大學萬人燭光悼念死難者(Lisa 攝影/大紀元)


維州理工的Whightman教授手捧著一束黃色水仙 (Lisa 攝影/大紀元)

*更加珍惜理工社區

Saacke教授夫人是退休的YMCA項目主任。三位老年人一致覺得,槍擊案發生了,人們不分老幼都支持對方。鄰居們都認識。這次慘案令大家「更珍惜我們的社區,並且知道他是一個好社區。」

Saacke教授說,在過去的24小時內,對所有學生的訪談都表明:他們完全支持學校和警察,一點沒有怪罪和評判的心態。三位老年人都對於年輕人這樣地代表自己的社區感到自豪和驕傲。


Saacke教授 (Lisa 攝影/大紀元)


Saacke教授的夫人也前來參加夜禱 (Lisa 攝影/大紀元)

至於團結的社區精神,教授們認為是因為佈萊克斯伯格是一個小城。教授和學生之間的關係非常密切。Saacke教授夫人說,「學生們對我們很重要。和他們交往令我們歡愉。」

*非盈利組織免費服務

非盈利救援組織救援軍隊(Salvation Army)自從事發後3小時起就一直在校區服務。今天派出兩輛貨車,一輛在會議中心服務學生和家長及媒體。另一輛白天在體育館公眾哀悼集會,晚上挪到燭光悼念現場。

該組織負責人Greg Shannon說,這次一共動員了20到25個志願者。除了在校區提供免費食物外,還提供諮詢人員為學生排憂解難。當記者問及他這幾天的觀察時,他說,「人們很堅強。雖然人們都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但這是一個堅強的社區。」據稱該組織會一直留到這週結束。


救援組織救援軍隊負責人Greg Shannon (Lisa攝影/大紀元)

*中國留學生:慘案可避免

中國大陸留學生顧瑩今年將從維州理工生化系畢業。她在佈萊克斯堡至少生活了15年。她認為社區很安全,這次慘案也是可以避免的。因為最早在網上出現的該生的作文等,已經顯示出他不正常的性格。如果教師及早發現並採取措施,可能慘案不會發生。

顧瑩的朋友的顧問(counselor)和所有研究組人員3人案發時都在Norris上課並遇難。這星期學校都沒課,顧瑩準備留在學校參加所有的活動。

*趙承煇高中同學:該高中的第二個兇手

Alicia Nistler(大二學生)和Diane Heath(大三學生)從開車距離15分鐘的Radford大學趕來。她們有兩位高中同學在這次槍擊案中遇難。她們和兇手趙承煇來自同一中學Westfield High School。該校位於維州Chantilly。她們說趙是該校第二個有問題的學生。以前該高中還出過一位槍擊兇手。


Radford大學的Alicia Nistler(左)和Diane Heath(右)參加燭光夜禱 (Lisa 攝影/大紀元)


維理工學生參加燭光悼念(Lisa 攝影/大紀元)


維理工師生參加燭光悼念(Lisa 攝影/大紀元)


維理工學生參加燭光悼念(Lisa 攝影/大紀元)

維理工師生參加燭光悼念(Lisa 攝影/大紀元)


維理工師生參加燭光悼念(Lisa 攝影/大紀元)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同學會報平安 台灣留學生無恙
冷血殺手 南韓留學生趙承熙
校園槍擊案兇手留字條看不慣富小子
槍手大屠殺前曾警告:我今天要殺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