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K:台灣半導體業競爭力全球居冠

標籤:

【大紀元4月1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張均懋台北十九日電)工業技術研究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 (IEK)主任杜紫宸今天表示,台灣的半導體製造業競爭力冠於全球,未來幾年內尚看不到具威脅的對手。

杜紫宸表示,台灣半導體產業的藍海策略,就是全球沒有一個國家敢與台灣競爭;估計到2015年,台灣將是全球具有最多12吋晶圓廠的國家,依目前廠商規劃的投資案,未來台灣還將投資27座12吋晶圓廠。

IEK半導體製造業研究經理簡志勝表示,12吋晶圓改變了全球晶圓製造業,由於12吋晶圓需要先進的製程能力,台灣在12吋晶圓製造上掌握了關鍵的成本優勢。

簡志勝說,不論在晶圓代工或是DRAM記憶體方面,在12吋晶圓製造領域中,台灣的競爭威脅降低,例如國際整合元件大廠 (IDM)紛紛退出先進製程開發、新進者減少,全球8吋晶圓廠面臨退役,以及美國記憶體大廠美光淡出DRAM市場等,均是台灣晶圓製造產業環境轉佳的主要因素。

簡志勝估計,到2008年底時,台灣的DRAM產業將具有14座12吋晶圓廠,到2009年合計晶圓代工與DRAM的12吋晶圓月產能將增加38.7萬片,可再增加新台幣2700億元的產值,台灣晶圓製造業可謂榮景再現。

他預估,2009年時,台灣的IC製造業產值將首度突破一兆元,到2010年時,台灣整個IC產業產值將突破二兆元大關。

IEK估計,自2006年到2009年間,全球新增的12吋DRAM需求達每月46.5萬片,台灣將佔全球新增12吋晶圓產能至少在50%以上;到2009年時,台灣DRAM廠至少將增加12吋晶圓產能每月23萬片,約是現在產能的一倍。

在晶圓代工方面,從2006年到2009年間全球新增12吋晶圓需求約每月22.5萬片,而台灣約佔全球新增12吋晶圓產能的70%;估計到2009年時,台灣晶圓代工業每月約將增加12吋晶圓產能15.7萬片,約是目前13.5萬片的2.16倍。

相關新聞
高盛喊進  台積電目標價78元
薩克森成為德國半導體與汽車業新重鎮
台主計處:高科技、中高科技佔製造業產值逼近6成
IC廠屹立台灣 紛慶20週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