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數企業財報恐重編 資本市場陷空前危機

人氣 9
標籤:

【大紀元4月2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謝漢疆台北二十二日電)時序逼近年報公告截止期限,但依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函釋,母公司對被投資公司具有控制能力,須併入合併財報,且應追溯重編,勢將造成近半數上市櫃公司須追溯重編財報,對證券市場的衝擊非同小可。上市櫃公司財會人員不諱言,一旦資本市場陷入空前危機,主管機關將責無旁貸。

依證交法規定,公開發行公司每屆營業年度終了後四個月內須編製年度財務報表,公告並申報;採取權益法及成本法則依其投資比例,在財報編製上各有不同認列方式,但依照中華民國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前所發布 (96)基秘字048號解釋函,有關合併財務報表編製,須就母公司對被投資公司是否具有控制能力為主要判斷依據。

根據該基金會解釋指出,A公司對E公司及F公司是否具有控制能力,應綜合判斷,例如A公司直接及透過子公司間接持有E公司48.84%表決權,已接近50%,除有另一股東持股大於A公司及其子公司的持股之反證,否則應視為有能力主導公司董事會超過半數之表決權;雖無意圖行使該能力,仍應視為對被投資公司具有控制能力,除應編製合併財務報表,且應追溯重編。

以現行法令規定,持有被投資公司50%以上股權才須編製合併財報。不過,若依中華民國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所發佈的函釋,顯然已顛覆一般財會人員對一般會計處理準則的認知。

據了解,依據該項函釋,將有逾半數上市櫃公司恐面臨追溯重編財報的重大危機,對資本市場的衝擊實非同小可。

由於企業重編財報茲事體大,不但易造成企業損益擴大、有欺騙投資人並影響權益之虞,公司及簽證會計師是否因此涉及隱匿、財報製作不實而須面臨刑責,上市櫃公司已完成除權配股者,一旦須追溯重編財務報表,屆時如何善後等皆屬棘手問題。

就日前爆發內線交易疑雲而遭到檢調大規模搜索的英華達公司為例,英華達為英業達集團企業一份子,英業達與英華達兩家皆為上市公司,而英業達持有英華達股權達44.84%,顯然英業達對英華達具有控制主導能力;又裕隆汽車持有裕隆日產汽車股權達50.22%,應亦具有對裕隆日產汽車的控制主導權,這兩家公司也同為上市公司,而依前述函釋,英業達、裕隆汽車公司是否也應分就英華達與裕隆日產汽車編製合併財務報表,且應追溯重編?

至於如鴻海分別持有鴻勝科技43%、揚信科技42%;友達光電持股矽達科技45%等案例不勝枚舉,是否也都一體適用,須就這些具控制能力的被投資公司,追溯重編財務報表,如此一來,對集團企業所造成的衝擊恐令人難以想像。

針對此一函釋,多數上市櫃公司財會人員及簽證會計師乍聞之下宛如晴天霹靂,直呼「太荒謬了」、「主管機關難道不知道影響有多嚴重?」,甚至有人擔憂台灣資本市場恐因此形同信用破產,將嚴重打擊投資信心並賠上國際形象。

相關新聞
力霸集團財務操作複雜 會計師也難窺全貌
財部不排除究辦亞太官股董事
通用汽車去年第四季業務翻紅 將重列財務報表
美戴爾公司發現財報錯誤  將延期申報和公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