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證券管理政策荒腔走板 台股恐葬送國際形象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2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謝漢疆台北二十二日電)一紙中華民國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的函釋,推翻企業編製財務報表的慣例,若確實執行這項全新解釋令,將使近半數上市櫃公司面臨財報須追溯重編,否則股票恐淪入暫停交易的窘境,證券主管機關管理政策荒腔走板,實令人不敢恭維。

根據現行法令規定,母公司持有被投資公司股權50%以上才須編製合併財務報表,因此,絕大多數企業除非另有考量,否則在轉投資持有被投資公司股權上,大多控制在50%以下。

但依中華民國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 (96)基秘字第048號解釋,母公司對被投資公司是否編製合併財務報表,須視母公司是否具有對被投資公司的控制能力做為判斷依據;另依該基金會 (95)基秘字第271號函釋,若投資公司及其具控制能力之被投資公司有能力主導被投資公司董事會逾半數之表決權,雖無意圖行使該能力,仍應視為對被投資公司具有控制能力。

因此,依前述函釋,前母公司就算持有被投資公司股權不及50%,卻因對被投資公司具有控制主導能力,須編製合併財務報表,且應追溯重編。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持股若於年度中發生增減變動,依財務會計準則公報第七號「合併財務報表」第26段之規定,公司應於發生變動時即作是否具有控制能力之判斷,非僅限以資產負債表日為認定時點。

綜合上述,過去公開發行公司編製財報的慣例恐因此出現大逆轉,從無須編製合併財務報表,突然須重編並追溯,此將導致近半數企業受到巨大衝擊,尤以集團企業為甚,包括台塑、友達、鴻海、大同、聲寶、新纖、東陽、裕隆、台泥等績優企業集團,幾乎無法倖免,尤其逼近四月底公告95年年報及96年第一季季報截止期限,一旦須追溯重編財報,否則將面臨股票暫停交易下,對證券市場恐造成重大危機。

由於證券市場係屬一國的經濟櫥窗,但證券主管機關的管理政策卻缺乏一致性,資本市場一旦因此造成極度紊亂,衝擊市場投資信心,一旦證券市場交易出現「停擺」危機,屆時賠上的恐怕不只是國家形象而已,危機如何化解,實值得證券主管機關深思。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