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擬參管網上雜誌 評論稱不需要不可行

標籤:

【大紀元4月24日訊】(自由亞洲電臺記者丁小採訪報導)據大陸媒體消息,新聞出版總署擬參與審批網上雜誌的登記。大陸有網路媒體人認為,此舉是進一步扼殺新聞出版自由。也有人認為,網上雜誌的定義廣闊而模糊,這項條例即便能通過也有實施上的困難。另外新華社星期一報導,總書記胡錦濤當天主持中央政治局會議,研究主題包括網路文化建設工作。

北京《法制晚報》日前引述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稱,該署將對網路雜誌管理實施所謂「前置審批」,即在向通信主管部門申請互聯網資訊服務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前,要先經過新聞出版總署的審核同意,取得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根據現行的《互聯網資訊服務管理辦法》,任何一家具有相應的ICP經營許可權的網站,都可以製作和發行網路雜誌,而不需要平面雜誌出版所需要的刊號。新聞出版總署的前置審批等於為網路雜誌多下了一道緊箍咒。一位不便透露身份現任某民間新聞網主編星期一接受本台採訪時說…

新聞網主編:「這個政策本身沒什麼問題,但是主要看你怎樣執行,你不能太過了。照大陸現行的新聞宣傳紀律的話,他這樣搞就是為了控制所有網路,包括網站、網路雜誌,要都掌控在他們的範圍之內。」

《法制晚報》的報導稱 「網路雜誌」定義為:將出版的各種資訊內容採用雜誌編排形式通過互聯網發表的數位化雜誌。從2005年以來發展比較迅速,目前已有上百家電子雜誌企業。

然而據瞭解,這些網路雜誌,提供的並非僅僅下載閱讀功能,而是整個互動的平臺以及其他增值服務,讀者也可以編撰自己的雜誌,這就令人關注新聞出版總署將如何界定和監管。有人質疑可行性,因為網路打破了傳統媒體的定義,一位曾任職搜狐網的資深媒體人說…

資深媒體人:「即使我不用電子雜誌的形式,我在網上做一個博客,把想表達的內容都傳達出來又有什麼不可以呢?我不知道這個規定和博客實名制有沒有關係,但是執行起來好像不大可能。但新聞出版總署最近對網路的管理是很感興趣倒是,大陸管理網路的部門非常多,新聞出版署是其中一個。」

記者:「您覺得最近趨勢是不是管得嚴了,規定也越來越細緻了?」

資深媒體人:「對,因為以前是空白,他肯定會出各種各樣規定,但是要想完全有效的監管是困難很大的,而且有很多監管措施在網路的背景下是很難做到的,以為它畢竟不同於傳統媒體,要完全堵住所謂有害資訊基本上是做不到的。」

在新聞出版總署放風要收管網路雜誌的同時,一份該署與艾瑞市場資訊研究中心共同發佈的《中國網路雜誌出版業調查報告》表明,2006年中國互聯網用戶數達到1.3億,其中網路雜誌用戶為4000萬,占線民總數的30%。隨著網路 2.0 的深入民心,這個數字將會大幅增長。

同一份報告還稱網路雜誌有很大盈利的前景,2007年中國網路雜誌廣告市場將達到2億元的規模,到2010年將達到10.6億元。

大陸網站直博客的負責人張鑫炎接受本台採訪時認為,網路雜誌定義廣泛而模糊,推行這種聽起來不大可行的管理措施僅有的合理解釋是對一些經濟運作的監管…

張鑫炎:「我不太相信這會有一個管制,因為所謂的電子雜誌是一個很泛的概念,所謂的管制是不太可能的。但如果有的話,有一種可能是往商業化走了,比如說有些機構會以網上雜誌收費,但是目前我不太清楚是否會是這樣。」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秦鵬觀察】美國國債崩潰?中共停購黃金之謎
江西母親取去世兒子5.5萬銀行存款遭拒 引關注
周星馳62歲生日 獲林允蒐集9張帥照祝福
章子怡攜4歲兒參加戲劇節 孫紅雷論輩分引爆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