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假鈔犯罪遍及東南亞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4月26日報導】(中央社台北二十六日電)隨著中國經濟發展,人民幣成為中國周邊國家和地區的流通貨貨,但隨之而來的人民幣假鈔犯罪也越來越猖獗。據稱,在東南亞已形成跨境的假人民幣「產業鏈」。

北京「國際先驅導報」報導,在中越、中緬邊境和東南亞國協的國家旅遊購物點,經常看到可兌換人民幣的「地攤銀行」,這是方便邊境貿易和遊客購物的臨時貨幣兌換點。

據統計,中越邊境的「地攤銀行」約六百多家,每家年周轉人民幣現金超過百萬元,但「地攤銀行」也成為人民幣假鈔流通渠道。

「地攤銀行」經營者身份複雜,以個人信譽為基礎,普遍缺乏人民幣辨識標準。

經營廣西寧明關口一家「地攤銀行」的越南人韋日財說,「我們都不知道如何識別人民幣,只要差不多就可以了。」

近年來人民幣假鈔越來越逼真,而這些「地攤銀行」唯一知道的辨識方式是:假鈔凹凸感是用機器直接軋製出來,時間一久就不明顯。因此,他們寧可選擇使用一段時間的人民幣,而避免選擇紙張較新的人民幣。

報導說,人民幣假鈔地下黑市影響東南亞企業和個人對人民幣信賴程度。

四年前,越南人武銘荃在中越邊境上投資錳礦開發,幾乎每天都有中國商人向他購買錳礦石,每天交易額人民幣八千元至兩萬元間。但從去年起,武銘荃開始拒絕接受人民幣現金,轉而要求透過美元兌換,或透過銀行匯兌。

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等地都出現過人民幣假鈔。由於擔心受騙,泰國導遊帶領中國遊客前往當地購物時,一些原本樂於接受人民幣購物的商店,也開始拒絕接受人民幣現金交易,要求中國遊客刷卡或用美元、泰銖交易。

廣西玉林師範學院桂東南研究中心主任楊天保說,「隨著人民幣在國際市場上的升值,東南亞國家的地下黑市已經開始把製造、銷售人民幣偽鈔作為一條完整的產業鏈條。」產業鏈不僅在越南、泰國、新加坡等地出現,並向緬甸、寮國、柬埔寨和中國延伸。

假鈔加工點通常選在經濟繁華的沿海地區,因為印刷假鈔需要大量高精度原料及便利的銷售市場。

泰國專家蒂墨米蒂克說,「從泰國、印尼到越南、中國都有一些人民幣假鈔地下加工廠」,並衍生出「跨境接力式販運」。

接力式販運是指犯罪分子採取產供銷「一條龍」方式,運輸交由第三方負責,買方與賣方約定時間地點交貨,初次交貨控制在五百萬至六百萬元以下,按照黑市價格相當於人民幣五十萬至六十萬元。

假鈔從中國運到中越邊境後,透過摩托車、邊境挑夫等方式,「化整為零」運到越南境內,再輾轉到東南亞腹地。

近年來東南亞國家接待中國旅遊人數逐年成長,東南亞地下黑市透過培訓的「導遊」和混入旅行團的「遊客」,用假鈔購買昂貴商品以實現兌換。

印尼導遊蘇哈姆托說,「一些被黑社會團夥控制的導遊每個月都有任務,要完成數萬乃至數十萬人民幣假鈔『兌現』的任務。」

此外,假鈔管道還包括毒品種植地區、賭場和邊遠農村市場,中越、中緬邊境農民很難清楚了解人民幣最新的防偽手段,因此假人民幣在當地暢行無阻。

相關新聞
綠委爆料 趙少康設空殼公司 助馬出脫黨產
廣州冒充買票黃牛  假買票真騙錢
澳門發現香港假千元鈔票
香港警方指一千元偽鈔源自外地  當局高度重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