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中國反貪路漫漫唯賴政治改革

人氣 2
標籤: , ,

【大紀元4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曾去執編譯報導)這些年中國的經濟起飛,人民的生活水準提高,但是多少年來的貪污腐化仍然遍地紮根除之不盡,令越來越多的人民深惡痛絕。日前《經濟學人》雜誌(The Economist)網站刊載一篇有關中國貪腐的報導,認為儘管貪污腐化影響中國共產黨的形象,連黨工也感到憂心,但是他們對肅貪的行動仍然漫不經心。

報導中說,中國官員經常苦惱叫嚷著貪污會毀掉共產黨,因為這是多數人厭惡的事,違背共產黨所奉行的理想,但是即使政府有經常性的鎮壓與應景式的打倒貪官污吏,還是不能發揮甚麼作用。許多人擔心,今年要成立的反貪局效果有限,中國領導階層忙著在秋季黨代表大會前運作卡位,哪有心情認真致力於改革。

近來又爆發貪瀆大案

在上海與北京,近月來涉及高官的貪污醜聞大案爆發,另有一些高官涉嫌新的貪瀆案持續曝光。北京的官方媒體報導,在大學學府和高科技雲集的海淀區,區長周良洛涉嫌土地違規案,已被拘捕。在上海,本月較早時候有消息透露,上海前房地局副局長殷國元也因類似原因受到調查。

過去幾個月的醜聞已經助長黨內以及中國更廣泛的討論,希望拿出辦法對付貪污。中共官員這些年一直到其他反貪腐機關學習,特別是以廉政聞名的香港和新加坡。對於一些中國官員來說,新加坡的專制傾向及香港的缺乏民主,是特別引起他們興趣的好榜樣。

今年稍晚五年一度的黨代表大會準備期間,中國領袖一直強調要建構一個「和諧的社會」,並要求官員要更加誠實。這次大會將首次由國家主席與黨的總書記胡錦濤主持。這是他拔擢羽翼,展示五年執政績效的重要機會。但說到懲治貪腐,胡錦濤在改變體制方面則躊躇不前。

輿論不看好反貪局的成效

今年2月政府透露將成立貪腐預防局,但很少人看好後效。它的職權仍不清楚,清華大學的任建明認為它不會擁有調查權,很可能要向監察部報告,或者直接向國務院報告。但任建明認為,黨的反貪機構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仍然具有決定調查與懲處高階官員的權力。

官員稱這個新的機構將有助於中國履行聯合國2003年反貪公約的義務,該公約要求簽署國要有一個預防貪腐的機構。公約對這個機構的職責界定的很含糊,但表示該機構的運作應免於受任何不當的影響。對此中國官員還沒有清楚表明未來會怎麼做。

過去五年來,胡錦濤並沒有令中紀委減低受黨官隨性處事的影響。中紀委去年9月徹查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以其涉嫌挪用社保基金而逮捕並撤銷他在中央政治局的職務。但人們猜測胡錦濤是利用中紀委清算敵對的派系。上月取代陳良宇職務的習近平與胡錦濤關係親密,是黨國元老的後裔,這些「太子黨」正在崛起。

中國一些大膽的報紙暗示胡錦濤可以為廉政多做些事情。它們指出越南上月頒布法令,要求國會議員和高級官員申報財產。中國至今未強制人大代表們這麼做,而官員也只是偶因私下的強制要求,而申報收入。官員漠視一些人大代表要求遵循法律的提議。由於反貪的受挫,本月初許多中國高收入者不願依新規定的要求,填寫個人所得稅申報表。

儘管媒體偶爾會很積極,但在官方未同意前,幾乎不會報導貪污案。直到本月,它們才報導去年8月國家體育總局體育彩票管理中心副主任張偉華被調查員拘留的事情。2005年的稽查發現,這些彩金有5億5千8百多萬元人民幣挪到子公司項下,其中一部份用來做為職員的獎金。

反貪長夜漫漫 唯賴政治改革

胡錦濤稍稍調整了一些體制。最近幾個月對省級領導職位的調動,他設法安排省的紀律檢查委員會由北京中紀委的官員或其他省份的反貪腐官員擔任。在過去,這些職位通常由省委書記來安插人選,這樣中央就無法調查地方黨高層的腐敗案了。即便如此,改革的影響仍然有限,因為根據黨章,省委如果要查處地方黨領導的貪腐,還是得知會該領導。

總理溫家寶直率地承認這個問題複雜,在上個月的記者會上,他表示貪腐已經越來越嚴重,這跟黨的冀牟廉政路線獲取成效的說法有所背離。溫家寶之言肯定有所保留。在中國媒體出版的官方文件中,他的說法更為謹慎:腐敗只是在一些地方和一些部份「相當嚴重」。媒體報導的不是他的原話,但報導了他含義深遠的建議:一個補救辦法就是致力更多的政治改革。

但目前,對不起,似乎看不出中國領導人有甚麼熱切圖謀改革的跡象。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紫丹:還原「一九五七」(17)
中共前統計局長邱曉華傳擁有29名情婦
林和立:「打虎」無助提升社會公義
紐時﹕中國維權者走在拉緊的繩索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