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漫畫產業管制嚴格 台灣業者難進入市場

標籤: , ,

【大紀元4月2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郭玫蘭杭州特稿)在浙江杭州的中國國際漫畫節展會上,首度看到有台灣漫畫業者集體來參展,改變過去個人單打獨鬥闖中國大陸市場的模式,不過,中國對於漫畫產業視為文化、媒體產業,保護本國產業,管制相當嚴格,台灣業者恐難進入。

目前正在浙江杭州舉辦的「第三屆中國國際動畫節」上,中華漫畫出版同業協進會與台北市電腦工業同業公會共同打造了「台灣數位內容產業館」,首度帶領台灣漫畫業者到中國大陸參展。

其中中華漫畫出版同業協進會號召九家台灣漫畫業者、共一百五十本漫畫參展。

過去台灣的漫畫業者,都是以個人、單打獨鬥的方式,自闖中國大陸市場,例如朱德庸、蔡志忠、敖幼祥等,如今他們的作品也受到中國大陸民眾的喜愛,培養了一定的知名度。

他們從台灣帶來的原創漫畫作品,很多是在台灣已流行很久,或是在台灣越來越少人看的作品,拿到中國大陸來出版或翻拍成為動畫片。

台灣的市場太小,加上自由開放市場的競爭,面對日本動畫的來勢洶洶,台灣本土漫畫家在台灣的生存確實受到威脅。

於是有些台灣漫畫家到中國大陸發展,像是「烏龍院」作者敖幼祥,就在中國大陸成立自己的工作室,並且朝向結合動畫方向發展,希望為台灣本土漫畫產業找尋第二春。

這次「台灣數位內容產業館」在杭州動畫節展露頭角,業者帶來的漫畫作品都是台灣當前最流行、最熱門的作品,台灣業者看好中國大陸龐大的內需市場和消費力。

不過,中華漫畫出版同業協進會秘書長高世椿說,中國大陸很擔心外來文化的入侵,對於海外的文化產業進入中國,中國政府的態度很謹慎,限制很嚴格。

他認為,漫畫、動畫產業是一種文化產業,也是媒體型態,與思想相關,中國大陸短期之內不可能開放太多。

高世椿說,香港、台灣和中國大陸屬同文同種,應該開放讓香港、台灣的漫畫業者進入中國大陸。對此,他們不斷向中國相關單位進行遊說。

他說,中國大陸的漫畫偏於老式、中國歷史漫畫,處於初級階段;而台灣漫畫產業發展了四、五十年,已發展到創意、幽默,符合年輕人口味的特色。

台灣漫畫業者目前只能和中國大陸業者合作、合資,洽談版權代理,將作品交給當地出版社,台灣業者無法獨資成立出版社,這是目前台灣漫畫產業拓展中國大陸市場過程中最主要的問題之一。

相關新聞
四月三十日台灣活動預告
日評論家介紹許世楷夫人新書
中國宮殿建築 體現帝王敬天畏神
五一黃金周前夕 十三萬七千人從中國來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