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民調查》案庭外調解 半年後才告知作者

標籤:

【大紀元4月30日訊】(自由亞洲電台記者紫荊報導)榮獲2004年德國「尤利西斯」國際報告文學獎的《中國農民調查》一書的作者陳桂棣與吳春桃夫婦,被安徽阜陽市政協副主席張西德控告名譽侵權案廣受國內外媒體關注。

4月28號,陳桂棣夫婦在紐約參加魯賓藝術博物館活動時,和原《紐約時報》北京分社社長康銳(Erik Eckholm)對談,向聽眾介紹了這一個案子。他們今年一月得知,此案已經在去年夏天庭外調解,原告撤訴。

吳春桃說,審判開庭後整整三年都沒有結果。其實在去年的夏天已經了結了。但是一直對他們夫婦封鎖消息。控告他們的安徽阜陽市政協副主席張西德,背後有一批有權的人在支持—

吳春桃:「本來法律調查,他們夫婦應該是贏的。最後結果竟然是最高人民法院出來調解。據說是中央分管政法的最高長官有批置。意思就是我們這個官司不能再打了。再打的話影響不好。不是影響我們作家的形象,是影響政府的形象。一定要調解掉。」

《中國農民調查》一書的第四章《漫漫上訪路》詳細描述了1994年安徽省臨泉縣鎮壓報復當地農民上訪的事件。書中指名道姓點出當時的縣委書記的張西德。
後來擔任安徽省阜陽市政協副主席的張西德在人民文學出版社出書之前,就曾進京阻止這本書出版。

書出來以後,張西德又以「名譽受到損害」為由在2004年3月起訴陳桂棣夫婦和出版社,提出要作者在國內外大型報刊上道歉,並賠償二十萬元。

2004年10月安徽省司法廳向辯方律師和作者提出和解要求,被陳桂棣拒絕。陳桂棣的律師浦志強曾證實,提出訴訟的張西德從來沒有向陳桂棣一方要求過和解,雙方也在法庭上表明不會和解,是安徽省政法委通過第三者,要求陳桂棣接受和解。

吳春桃說陳桂棣沒有答應。結果最高人民法院找到出版集團,又找到出版社。叫他們給原告張西德一筆錢。出版社不同意,說你拿出判決書來—

吳春桃:「最高人民法院的態度很強硬。他說你是不是黨的企業,你要是黨的企業,黨叫你給多少,你就給多少。還威脅說,如果你不給錢的話,社長就換人。最後無奈,出版社就賠償了5萬塊錢。那個原告就撤訴了。然後讓他們不要告訴我們。所以我們今年的元旦才知道這個消息。這就是中國的現實。」

陳桂棣補充說,他們當初被起訴之後,媒體被禁止報導這個案件,也不允許他們接觸境外記者。在沒有輿論的監督下,他們實際受到的是政治審判。他指出,在開始四天的審判中,原告並沒有拿出實際證據來說明他與書中提到的事情無關,而是請來政府官員和公安局長證明自己是好官。而審理此案的前後三個法院院長都是貪官,後來也被逮捕。

陳桂棣在演講中表示,中國的經濟變化來自於改革,帶頭改革的是中國農民。本來中國農民最有權享受改革的成果,結果不僅沒有享受到,還跟城市的貧富差距反而更大。中國的媒體報喜不報憂,所以他們下決心調查中國農民的情況。

吳春桃說,在後來的調查中,他們發現中國農民不僅受到貧窮的壓力,還受到政府的騷擾。如果政府收不到稅就霸佔農民的房子,拉走牲口。調查了一年以後,他們意識到書寫出來可能發表不了。但是不寫出來會愧對農民。因為很多中國的記者迫於新聞紀律都不敢報導,農民已經對記者感到失望。

談到下一步打算,陳桂棣表示,中共中央提出要進行「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改革。這是中共建政以來第三次提出這個口號。他認為,中共官員都說謊,解決農村問題需要體制改革。他們要調查農民對這一口號的理解。(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人頭黨員爭議 國民黨:若有實證取消初選資格
食物過敏也會致命 找出過敏原 才能預防
初選落選人若參選 馬英九強調不站台
七成人每週工作逾46小時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