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帶有馬凡氏症基因 病患高人一等易運動猝死

人氣: 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四日電)手長腳長、高高瘦瘦、手指特長,通常是馬凡氏症候群的外表特徵,這類病患可能會在籃球、排球場上突然心臟病發猝死,現在台灣台北榮民總醫院與台大醫院合作,將進行國人的相關基因研究,釐清致病基因與病情的關連,提高診斷療效。

台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醫學部主治醫師牛道明今天指 出,多年前美國有位奧運排球隊選手暴斃,病因即是馬 凡氏症候群,他也治療好幾位病人,其中有多位被選為籃球校隊者,為了保命,只好停止操練及激烈運動,甚至早早服藥控制血壓及心臟病。 牛道明

指出,馬凡式症候群的罹病率約萬分之一, 台灣病患約五千分之一,至少有四、五千人,嚴重者可 能剛出生就死亡,有的直到三、四十歲才有心臟問題, 甚至昇動脈破裂(俗稱心臟破掉)了,才發現患有這種病。

已知fibrillia-1基因及其受體的突變,是馬凡氏 症的病因,帶有致病基因的患者,子女有二分之一的機會得到此症。然而,患者的症狀變異極大,牛道明指出,從體型 瘦高、雞胸或漏斗胸、手腳特別長、俗稱蜘蛛指的長手指、深度近視、視網膜剝離而失明、心臟二尖瓣脫垂、昇主動脈擴大等。

牛道明認為,這可能是基因突變點的位置不同,台 大醫院基因醫學部主治醫師蘇怡寧則認為,不排除其他 的基因造成類似馬凡氏症的症狀。

蘇怡寧指出,台大醫院有基因快速診斷的儀器,台 北榮總有大量的病例,雙方的合作等於是一方有「武器 」、另一方提供「敵人」,有助於找出國人身上的馬凡 氏症候群基因標記,預測因人而異的症狀及評估治療的 效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