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簡訊

標籤:

【大紀元5月15日訊】(美國之音記者:雨田陳健2007年5月14日華盛頓報導)5月14號星期一,美國三大股票指數漲跌不一。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上升20.56點,升幅為0.15%,以13346.78點收盤;標準普爾500種股票指數下滑2.70點,降幅為0.18%,以1503.15點作收;以科技股為主的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挫15.78點,約0.62%,收在2546.44點。

星期一,戴姆勒克萊斯勒公司宣佈將出售虧損的克萊斯勒集團大部份股份的消息帶動汽車業股價上揚。不過,整體上市場對將於星期二公佈的通脹數據感到不安,一些投資者獲利回吐。市場預期美國4月份的核心消費者價格指數升幅大於3月份,意味著短期內減息無望。

$$$$$$

星期一, 投資人預期歐洲中央銀行今年會繼續提高利率導致歐洲資產更受青睞,歐元兌日元和美元匯率隨之攀昇。與此同時,金融市場上的日元套利交易增加,導致日元貶值。

到截稿時間為止,在紐約貨幣市場上,一美元兌換120.35日圓、0.7383歐元、1.1069加元、0.5054英鎊、1.2013澳元或1.2191瑞士法郎。

$$$$$$

由於市場對石油供應持續擔憂,世界石油價格星期一繼續上揚。尼日利亞民眾為抗議選舉舞弊而即將舉行為期兩天的總罷工。美國前個星期的汽油庫存雖有增加,但市場對其是否能夠滿足夏季高峰的用油需求仍感憂慮。

星期一,紐約商品交易所的6月交割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上漲9美分,為每桶62.46美元。6月汽油期貨價格升0.75美分,為每加倫2.3596美元。

$$$$$$

據湯姆森金融公司統計,已公佈了盈利報告的、標準普爾500指數中89%的公司第一季度的平均盈利增加了10%,大大高於分析師的預測,這是美國公司連續第19個季度盈利增長10%以上。一季度大部份產業的盈利都有增長,尤其是通訊服務業和信息技術業。

分析人士指出,美國企業盈利強勁增長主要是因為弱勢美元使美國企業的出口受益以及國內消費者的持續消費。

$$$$$$

日本外務省官員說,日本和瑞士星期一在東京開啟第一輪自由貿易談判。在這次為期5天的首輪談判中,雙方將討論貨物、服務和投資等領域的貿易問題,並將尋求更好地保護知識產權的途徑。日本官員說,與瑞士簽署降低關稅的協議對日本有利,因為其出口到瑞士的70%的商品都需征收關稅。

瑞士是日本與之展開自貿談判的第一個歐洲國家,日本是瑞士的第3大貿易夥伴。

$$$$$$

日本銀行星期一報告說,日本4月份的國內企業商品物價指數(CGPI)比去年同期上升2.2%,比3月份增加0.8%。經濟學家指出,4月份的批發價格升幅高於預期,反映出全球商品價格反彈,特別是原油價格和金屬價格上漲。

政府報告的另一項數據顯示,日本3月份的貿易盈餘創下最高記錄,達到3萬3千172億日元(約合276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6.9%。

$$$$$$

中國國家統計局報告說,中國4月份的消費者價格指數增加了3%。雖然4月份的數字比3月份的增加3.3%略有回落,但依然處於政府年初制定的3%的通脹警戒水平。今年頭4個月,中國的消費價格指數比去年同期上升了2.8%。經濟學家認為,中國央行正面臨很大的加息壓力,可能會更快調升利率。

$$$$$$

印度政府目前正在研究一項方案,即利用印度基礎設施金融公司(IIFC)將印度的部份外匯儲備投入基礎設施項目。由於經濟快速增長給印度長期忽略的港口、公路、機場和電力設施帶來壓力,印度政府預計,未來五年需要向基礎設施領域投資3千200億美元。據印度央行的報告,截止5月4日,印度的外匯儲備達2千零40億美元,過去一年來增長了26%。

$$$$$$

非洲發展銀行星期一說,非洲今年的經濟增長率將上升到6%,是20年來的最高水平。去年非洲經濟增長5.5%,之前年份的平均經濟增長率為5%。

非洲發行說,非洲最大的四個經濟體–南非、阿爾及利亞、尼日利亞和埃及的經濟增長強勁,主要因素包括石油等自然資源的需求旺盛,投資增加,以及健全的宏觀經濟政策。

$$$$$$

美國的市場分析機構弗里斯特研究公司(Forrester Research)發佈的一項調查報告說,美國的網上購物的發展勢頭保持強勁,預計今後幾年將以雙位數增長。這項報告發現,2006年美國的在線購物增長了25%,總額達到2千200億美元,其中,服裝、配件和鞋子的網絡銷售額為183億美元,是除旅遊之外最大的網上購物項目。

$$$$$$

德國與美國合營的汽車製造商戴姆勒-克萊斯勒公司星期一宣佈,將把虧損的克萊斯勒集團80.1%的股權出售給私人資本運營商 塞爾伯呂資本管理公司(Cerberus Capital),售價為74億美元。戴姆勒-克萊斯勒將保留克萊斯勒19.9%的股份。這項交易使戴姆勒解除高達180億美元的退休金和醫療保健開支。

$$$$$$

著名慈善機構基督教援助組織(Christian Aid)警告說,從2007年到2050年,全球將有10億人被迫遷離家園。這個組織說,雖然由衝突和自然災害導致的居民被迫遷移已獲得了相當多的重視,但它強調,因為修大壩、建公路等大規模的開發項目造成的被迫遷移的人口正日益增多。該組織認為,被迫遷移是發展中國家貧困人口面臨的最緊迫的威脅。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財經簡訊
財經簡訊(2007年4月30日)
財經簡訊
財經簡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