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迎戰WTO 苗栗農業再生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17日訊】自由時報記者傅潮標、張勳騰、楊倩慧/專題報導

台灣農業在加入WTO(世界貿易組織 )後一度受到衝擊,地處農業縣的苗栗客家人發揮不屈不撓的「硬頸」精神,將不起眼的稻草、藺草、香茅草等植物,發展成植物染、草編藝品、香茅油及可保溫八小時的「茶壽」等,運用巧思讓農業再生,不但為農業注入新生命,相關製品也日漸風行。

藍染美感 絕不「撞衫」

在以往沒有化學染料的時代,先人都是利用各種顏色的植物萃取染液,這就是「植物染」;「植物染」這項古老產業因費工、耗時且無法規格化量產,曾經沒落。

但近年來,在講究個性化與強調環保、自然的趨勢下,「植物染」又逐漸復甦,苗栗市、南庄鄉等地有一群傳統「藍染」的熱愛者,正推廣這項具有客家文化的手工藝。

在苗栗縣社區大學授課的植物染老師謝后蘭、張慧貞說,從木藍、山藍、蓼藍與菘藍等植物萃取染液用來染布,客家服飾「藍衫」是最佳代表,舉凡衣褲、圍巾、桌布、福袋、手提包、吊飾、頭巾,窗簾、枕頭套甚至襪子,都可染出藍白相間、帶有層次美感的圖案,每件手染作品都獨一無二,絕不「撞衫」。謝后蘭、張慧貞說,「藍染」是純手工,光製作不添加化工原料的「藍泥」(藍靛 ),就要兩週到一個月,相當費工且價格不便宜,不少人因此打退堂鼓,這是推廣面臨的困境。

藍染步驟

「藍染」是植物染的一種,在苗栗縣比較盛行,在著手「藍染」前,必須先製作藍泥(又稱藍靛 ),再還原成染液。

藍泥是指採割藍草(例如木藍、山藍、蓼藍與菘藍 )後,經過浸水、加入石灰乳攪拌、靜置沉澱等程序,再以木灰水、麥芽糖、米酒等調製,攪拌使其發酵,還原成染液。

「藍染」有多種技法,主要是素地藍染、夾染、蠟染、絞(紮 )染、糊染與染線織布等。

簡易的絞染DIY步驟為:

1.取出白布。

2.依想要染出的藍、白圖案折疊。

3.用線綑綁或橡皮筋紮緊。

4.放入染液中浸泡。

5.以雙手搓揉。

6.使染液滲透。

7.取出、解開、晾乾即完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