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官員期待台菲經濟走廊強化兩國經貿合作

標籤:

【大紀元5月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王思捷台北五日電)橫跨高雄、蘇比克灣和克拉克經濟特區的「台菲經濟走廊」正式推動屆滿一年,訪台菲律賓官員在專訪中向中央社表示,台菲兩國持續深化合作、加強企業優惠,期待創造雙贏局面,也呼籲台商關注菲律賓投資環境。

台菲經濟走廊於二零零五年由前經濟部長何美玥提出,雙方簽署的備忘錄於二零零六年五月生效。此合作計畫希望藉由高雄加工出口區和菲律賓蘇比克灣、克拉克經濟特區的連結,促進雙方貨物、人員、金融、運輸等方面合作。

隨同菲國貿工部資深次長艾奎諾來訪的蘇比克灣經濟特區執行長亞瑞薩表示,菲律賓擁有低廉勞力成本和高素質英語人才,和台灣距離近,是台商投資、打進東南亞國家協會市場的極佳據點。事實上,台商進駐蘇比克灣投資已久,目前區內擁有四十五家以上台商,產值達該區總額的八成五以上。

亞瑞薩同時駁斥台灣媒體報導指出,雖有部份台商撤出蘇比克灣,遷至中國或越南,但「其他國家公司也是如此,這是生意的一部份,生意人永遠在尋找最低價的勞力。今天他們遷至中國、越南,明天可能在柬埔寨,未來可能在非洲」。

亞瑞薩表示,「任何地方都會出現抱怨,但我認為部份台商的抱怨遭到媒體放大,這並不公平」。

「目前台商已有回流現象」,亞瑞薩指出,他在中南部舉辦的說明會中,至少已有十五家廠商表達投資興趣。他也預期,台菲經濟走廊在年底之前,會對雙方經貿產生帶動作用。

他說,「菲國持續加強對台商的租稅優惠,以及經濟特區內的基礎建設。菲國雖然歡迎各國的投資,卻也期待和更多的台商合作,絕不會獨厚中國和南韓公司」。

克拉克經濟特區主任瑞卡佛也表示,菲國總統日前剛宣佈德州儀器在克拉克特區投資十億美元興建晶片封裝廠,證明外商對菲律賓的信心,台商沒有理由卻步。

他說,蘇比克灣和克拉克特區目前都在興建國際機場和快速道路,同時加強電力設備,以解決台商困擾。這兩個經濟特區前身都是美軍基地,是菲國境內最安全的區域之一,比起馬尼拉有過之而無不及。

他說,台灣擁有菲律賓缺乏的高階工程師,菲律賓則擁有台灣企盼的勞動力,同時能夠協助菲律賓經濟轉型,更密切的合作將有助於開創兩國的雙贏局面。

在本次的經濟走廊期中諮商會議,菲方已同意以最低要求認定,允許台灣產品進入菲國市場,同時對台灣IC 產業提供六至八年的免稅優惠。雙方也確定,經濟走廊內同一公司人員往來給予九十天簽證及工作證,並加強促成台北、高雄與蘇比克灣、克拉克間的海空運直接航線。

經濟部發表統計資料指出,二零零六年台菲雙邊貿易總值為七十一點五八億美元,台灣享有順差十六點三四億美元。二零零六年菲國為台灣第十三大貿易伙伴,台灣為菲國第六大貿易國,僅次於美國、日本、中國、新加坡及香港。

相關新聞
歷史上的今天
中國是否還是巴基斯坦的戰略夥伴?
奧地利官員:奧國可為台灣前進歐盟的門戶
德推動美歐經貿合作  以類似單一市場為目標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