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丹學生的漢語熱

標籤:

【大紀元6月17日訊】(BBC新聞網,劉易斯.瑪奇皮薩喀土穆報導)近幾年,中國商品、中國公司和中餐館紛紛湧入蘇丹,現在最新的舶來品是漢語。

最近一次外語競賽中,喀土穆大學好像成了中國的地盤,到處都是漢語,連學生們的笑聲都是中式的。

在這次「中國橋」演講比賽中,大約100名學生在輕鬆的氛圍下用漢語演講和說笑,看得出學習漢語可能是蘇丹人下一件大事。

首先,學生要通過競賽,看誰最擅長這門語言。這方面競爭很激烈。

其次,學生們還得證明自己能用中文演唱,不過,多數聽起來不那麼正宗。

中國吸引力

全世界有十多億人的母語是漢語,當然其中主要是中國人自己。

隨著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中國政府相信不久將會有1億外國人能講他們的語言。

喀土穆的學生阿亞特將是其中之一。

她說:「中國現在是一個經濟大國。蘇丹有許多中國公司,所以我們有很多機會為他們做翻譯」。她還說中文是一種「美麗的語言」。

喀土穆大學的中國教授佟曉風(音譯)介紹說,他班上的蘇丹學生多數學漢語是為了賺錢。

他說:「中文在這裡最受歡迎,是因為幾乎100%的中文系畢業生都能在中國公司工作。尤其是在石油、電信行業,還有人做旅遊代理」。

中國在蘇丹有著巨大的石油利益,並且還在繼續擴大。 蘇丹石油產量中約有60%銷往中國,佔中國石油進口的7%。中石油集團擁有大尼羅石油作業公司40%的股權,該公司是蘇丹主要的石油企業。

另外一家中國公司正在建造一條長1500公里(932英里)的輸油管線--通往紅海沿岸的蘇丹港,還在蘇丹港興建一座油輪中轉碼頭。

探明儲量

蘇丹出產和出口的是低硫輕質原油,最易提煉,因此也是最為理想的石油。在最近幾年,這種原油的油價迅速攀昇。

根據蘇丹能源部的報告,該國的石油產量每天約50萬桶。蘇丹已探明石油儲量至少56,300萬桶,在該國衝突地區,潛在的儲量遠遠大於這個數字。

正是中國公司帶來的石油行業和電信業的繁榮,吸引了許多蘇丹學生。

中國政府完全贊同將語言作為擴展其全球影響力的一種手段。

到2008年,估計12萬大學生將前往中國留學,10年前這個數字還不到8千人。

中國的大學將為優秀的蘇丹留學生提供獎學金。

學生們都盯著這個機會,哈利德.蘇雷曼是其中之一。

他說:「大學畢業後,我想去中國讀研究生。我希望最後在一家中國公司找個好工作。」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中管幹部吳英傑落馬 已被美國實施制裁
大陸女子長期乏力 全家查出患「吸血鬼病」
要補交五億稅款 寧波博匯上市公司公告停產
屢受騙「金融難民」紛紛三退唾棄中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