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外相煎 人民幣升值壓力高

標籤: ,

【大紀元6月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趙蔚蘭台北二日電)美中第二輪戰略經濟對話上週於華府落幕,雙方達成一些次要協議,關鍵的匯率問題則苦無突破,美國國會揚言立法制裁。事實上,中國內部面臨的人民幣升值壓力不亞於外部,經濟與股市過熱都可能迫使人民幣重估。

這次對話,雙方對人民幣問題各說各話。美財長鮑爾森重申中國必需允許人民幣加速升值以縮減貿易順差,布希總統也對人民幣匯率表達關切。中國特別代表副總理吳儀則回應人民幣大幅升值恐損及中國經濟,她警告勿將經貿問題政治化。美國國會反中情緒高漲,指控人民幣至少低估四成,導致美國鉅額貿易赤字及勞工失業。

就在這項對話登場前四天,中國史無前例同時祭出三大措施,抑制股市及經濟的過熱。除擴大人民幣匯率浮動區間,還調高存放款利率,商業銀行存款準備金率由11%調至11.5%。

中國第一季經濟成長高達11.1%,外匯儲備每分鐘成長100萬美元,首季增加1360億美元,增至1.2兆美元,全球之冠。

在貨幣供給失控、通膨升溫、股市狂飆與外匯儲備激增下,中國經濟顯得過熱。大量熱錢湧入下,滬深300 指數去年翻兩番。陸股本益比目前高達48倍,是亞太最貴市場。

上月,中國第六大銀行交通銀行上海掛牌,籌資33億美元,卻吸引1880億美元認購單,創新記錄。這些都顯示中國內部面臨人民幣升值、出口降溫壓力。

5月30日,中國財政部再次迅雷不及掩耳宣佈調高證券交易印花稅率,自0.1%升至0.3%,投資人措手不及下,滬深300指數當天狂瀉6.8%。

高盛駐倫敦全球經濟研究部門主管歐尼爾指出,「目前中國可能願意接受出口成長略見減緩,因為他們必需下重手冷卻成長。我想這代表匯率彈性加大,升幅將加速。」

前美國貿易談判首席代表白茜芙指出,「中國需加大調控經濟力度,而且就在當下。」她目前任職華府WilmerHael律師事務所。

人民幣匯率5月31日持平,收7.6466元,今年累升2.1%。中國宣佈擴大波幅後,人民幣匯率曾連續6個交易日創新高。自2005年7月匯改以來,人民幣升值8.2%。

高盛與美林雙雙表示,未來13個月內人民幣可望升值9.6%,來到7元左右,是目前升幅的3倍,也創下逾四分之一世紀來最大升幅。而白茜芙指出,在不損及經濟的情況下,人民幣明年升值10%是「可行的」。

高盛日前上調人民幣升幅逾3個百分點,中國首季貿易順差倍增至464億美元。4月貨幣供給攀升17.1%,連續第3個月高於政府目標。通膨率達3%,連續第2個月超越人行目標。

不過白茜芙指出,中國領導人可能推遲匯率大幅改革,因經濟減緩恐危及就業成長,引發社會動盪。

前國際貨幣基金會 (IMF)首席經濟家、現任職華府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穆沙指出,中國領導人目前可能別無選擇,只好做出困難的決定,降溫出口。

他指出,「中國經濟增長過速,人民幣未來十二個月加速升值至10%是適度的,實際上,這樣的升幅還嫌不足。」

相關新聞
油價漲匯率升  暑假出國旅遊變貴了
遊泰國孩童學生旅費加 消基會:若溝通無效將發起抵制
香港人民幣存款增至二百五十五億元
台經濟犯陳由豪 夥同中共官方黑箱作業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