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恐奏捷 菲律賓將焦點轉向人道行動

標籤:

【大紀元6月2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行健馬尼拉二十三日專電)由於菲律賓政府在最近菲國南部的反恐戰爭中捷報頻傳,反恐部隊將開始把反恐的重心自戰鬥移轉到人道主義的行動上。

菲律賓「聯合日報」報導,過去八個月以來,政府軍打擊菲國回教激進組織的陸上行動連連取得勝利。參謀總長艾斯畢隆曾向媒體表示,將以推土機與拖拉機取代坦克車,開向恐怖組織阿布沙耶夫的大本營和魯島。

艾斯畢隆說:「我方採取了新戰術,以民事與軍事手段並用,但是,我們將繼續追求高價值的目標…雖然作戰行動逐漸減少,但部隊人數不會減少,因為我們仍然需要士兵執行工程、醫療與人道活動。」

報導指出,菲律賓四大回教激進組織中最好戰的就是阿布沙耶夫,雙方暴力衝突已經持續了幾十年,造成十二萬以上的人死亡。

儘管大部分激進組織都已開始與政府展開和平對談,但還有只剩約四百人馬的阿布沙耶夫卻仍常常襲擊平民,或與政府軍發生衝突。近幾年,阿布沙耶夫組織的綁架活動逐漸減少,這顯示他們可能已經從其他管道獲得恐怖活動的資金。

去年八月開始,菲國在美國的情報支援之下,派遣一萬人左右的部隊前往和魯島攻擊阿布沙耶夫和印尼回教祈禱團的激進份子。艾斯畢隆表示,軍方擊斃了約七十名恐怖份子,包括阿布沙耶夫的首腦詹加蘭尼及大頭目薩里。

艾斯畢隆指出,和魯島上的戰鬥迫使數千名居民逃離家園和放棄原有和生活,百姓成為雙方衝突的受害者;因此,為提高當地居民對政府原已脆弱的支持度,政府軍必須將戰鬥轉移到社會工作。

他說:「我們的作戰行動迫使不少人流離失所,但我們並非故意讓這些人放棄家園和農場。現在,我們要向民眾證明,士兵是建設穩定與繁榮家園的真正夥伴。」

報導分析,為連根剷除菲國和整個東南亞地區的回教極端主義份子,加強經濟發展確實是一條明路;興建醫療中心、學校、道路橋樑及其他基礎設施等造福了和魯島上的六十萬居民。

較早前,日本保證在菲國南部恢復和平後,支持當地的商業發展。東京與馬尼拉今年三月二日簽署了一份總值三百萬美元的協議,以刺激菲國南方的經濟活動。

日本國際合作局發表聲明說:「這是日本的堅定承諾,我們將更積極參與民答那峨島的和平進程,並在戰亂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上扮演帶頭作用」。其中,開發民答那峨島豐富的礦產與燃料資源,是最有前景的商業計畫。

儘管菲國當局對情勢發展表示樂觀,但並非一切都如預期般順利。今年四月,據信二零零二年印尼峇里島爆炸案主嫌杜馬汀、巴鐵克,和阿布沙耶夫的頭目哈畢隆,紛紛逃過了軍方的黎明突襲。

杜馬汀現被美國懸賞一千萬美元通緝,哈畢隆值五百萬美元,而巴鐵克為一百萬美元。 菲律賓軍方認為,馬來西亞化名馬爾萬的恐怖嫌疑犯也和其他激進份子一樣躲藏在蘇祿省,為阿布沙耶夫組織訓練炸彈製造人員。

分析家認為,菲國政府形象被醜化、加上當地民眾對恐怖份子的同情,是重要恐怖份子屢屢逃過軍方追捕的主因;因此,透過種種人道行動爭取民心,讓人民願意配合政府反恐,將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相關新聞
菲國反恐法案在眾議院闖關失敗
南韓政府將菲律賓列為旅行注意地區
菲美兩國肩並肩聯合軍事演習今登場
菲政府軍剿共反恐 至少十四死九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