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蔡友才:台灣銀行業將持續整併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2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貞貞倫敦二十六日專電)台灣兆豐國際商業銀行董事長蔡友才今天說,台灣銀行數目過多,合併是必然的趨勢,但合併的主要力量來自市場;兆豐銀行去年八月完成整併後,不論是法規制度與電腦系統都己順利整合,國內外據點也完成調整,預估明年初將可以展現營運綜效。

蔡友才接受中央社記者專訪指出,目前台灣銀行業面臨的問題是「太多銀行提供相同的產品,採用的策略,服務相同的客戶」,在這麼「銀行充斥」的環境下,他認為合併是必然的趨勢,但合併的主要力量應該來自市場。

蔡友才表示,目前台灣銀行業的整合已出現三個跡象,第一是自願性合併案件數增加;第二,外商銀行併購台灣中小型銀行已有四宗,未來將產生激化作用;第三,台灣的大型銀行受到前面二個因素影響,將加速推動合併與整合。

專程到倫敦參加兆豐銀倫敦分行開幕酒會的蔡友才,對於英國金融產業主管機關「金融監理總署」(FSA)一元化的管理給予高度肯定。他說,「唯有安全與健全的銀行業,才有持續穩定的經濟發展」。

對於金融管理制度,曾在財政部金融局服務九年的蔡友才還推崇同屬大英國協的澳洲金融主管機關及加拿大的金融機構辦公室。

他說,這三個國家過去三十年來沒有發生過金融危機,顯示他們的金融管理制度相當健全。

蔡友才告訴記者,英、澳、加三國的金融主管單位有六大特色,首先是運作獨立,不受政治干預,也不受政黨更替影響;第二是透明性,不論是法規與政策透明清楚;第三是與時俱進,不斷隨金融產品的創新而強化的管理。

第四是權責分明,管理的可歸責性明確;第五是管理的業務內容明確,對於要達到的目標也很清楚;第六是人員都具備足夠的專業性,管理的重點在財務指標與風險管理。

蔡友才馬不停蹄,積極推動兆豐銀行全球佈局的策略,為培養更多未來的國際銀行家,兆豐銀內部早、晚都安排英文課程並資助同仁參加語文課程,提供專業訓練,但人才培育仍趕不上擴點的腳步,這位銀行界老將最大的願望就是讓兆豐成為更國際化的銀行。

兆豐銀行倫敦分行是兆豐銀行在海外第二十八個據點,也是倫敦第二百五十六家外商銀行,昨天的開幕酒會有一百多位官、商代表出席酒會,蔡友才對熱鬧溫馨的氣氛也感到滿意。

應愛爾蘭投資局邀請,蔡友才與隨行的高層主管今天轉往愛爾蘭訪問,聽取有關愛爾蘭經濟、推動金融中心的簡報並拜會相關主管機關與當地金融主要同業,他考慮初期由倫敦分行負責愛爾蘭的業務,暫時不考慮設立分行。預定七月一日返抵台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