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隆兩千歲月 歐洲文化史縮影

從殖民地、基督教聖城 到現代媒體城

蔡大雅

人氣 65
標籤: ,

本文轉載自《新紀元周刊》第20期【歷史追思】欄目

一提到科隆,相信大多數人會馬上聯想起它那有名的大教堂。但可能只有少數人知道,科隆在大教堂尚未興建之前,就已經與耶路撒冷、君士坦丁堡以及羅馬一般,同被列為基督教的聖城。時間再往前移,可以發現科隆從古代開始就是個繁華的大都市,而今日的科隆還以媒體取勝。

科隆的面貌在2,000年的漫長歲月中,隨著時代的大勢走向而改變。它的歷史,可以說是微型的歐洲文化史。

根據考古發現,最晚於4,500年前,在科隆附近的萊茵河岸臺地,就有先民活動的痕跡。約在新石器時代結束時,在今日的科隆老城區上已經開發成農耕地。在那個文明初始的時期,不同的種族在這裡留下他們的足跡後又離去,但沒有任何相關記載,對後人來說,他們幾乎等於不曾存在。

視頻:24小時連續拍到的科隆大教堂外景


從萊茵河對岸的Deutz眺望科隆大教堂。(新紀元)

從萊茵河對岸的Deutz眺望科隆大教堂。(新紀元)

古羅馬帝國時期曾為首善之都


科隆位於歐洲一條重要的東西交通要道與萊茵河(Rhein River)的交叉口上。科隆今天是德國鐵路交通最繁忙的樞紐。(新紀元)

西元前羅馬人征戰來到萊茵河流域時,科隆這裡是日爾曼人的地盤。凱撒在西元前57年征服高盧(今日的法國)和萊茵河以西的民族後,曾經向東越過萊茵河,進攻當時被稱為蠻族的日爾曼人。他是唯一的一位成功帶兵越過萊茵河的羅馬將領。歷史記載科隆在西元前38年建城,當時被稱為「Oppidum Ubiorum」。

由於科隆位於二條重要的泛歐商業道路的交接點,有利的地理位置使其迅速成為繁榮的城市與信仰中心。如同高盧的里昂一樣,羅馬人也在科隆建立一座神殿和祭壇,用來供奉羅馬的保護神,所以科隆又叫做「Ara Ubiorum」。直到目前為止,考古學界尚未找到神殿的確實所在,據推測,神殿可能被建立在萊茵河中的小島上,不知何時消失在歷史洪流裡。

由於羅馬皇帝克勞迪的皇后,也就是尼祿的生母小阿格利皮娜,出生在萊茵河畔的科隆附近之故,科隆在西元一世紀被提為羅馬下日爾曼行省的首都,稱為「Colonia Claudia Ara Agrippinensium」(縮寫CCAA),科隆的英文「Cologne」(殖民地)就是從這裡演變而來的。

成為地區的首善之都後,羅馬軍隊進駐,建造堅固的城牆以及全羅馬帝國境內最長的引水道。城市基礎建設的完備加上有利的地理位置,使科隆進入長達150年的繁榮時期,社會平靜、經濟發達、工業進步,在科隆製造的玻璃及陶器可以供應至帝國各地。

3世紀末,羅馬帝國顯出衰敗氣象,無力防守它廣大領土的邊界。位於帝國邊境和蠻族交界處的科隆,開始受到異族的攻擊或占領,高盧人、西班牙人、不列顛人,最後是日爾曼人洗劫並摧毀了這座城市。後來,羅馬帝國在君士坦丁大帝的帶領下重新奪回科隆,羅馬人在對岸多伊茨(Deutz)興建堡壘,並搭建第一座橫跨萊茵河的木橋以溝通兩岸。

此時科隆及其郊區的人口數約為2萬,基督教已經流傳頗久。在君士坦丁大帝尚未頒佈〈米蘭勒令〉(317年)宣佈基督教合法前,科隆在西元313年就有了一位主教,在355年則興建了第一座教堂。此後科隆逐漸成為西歐的宗教中心,科隆大主教的地位與權力之大,是連各國國王和教皇都不敢輕視的。

除了基督教外,羅馬的傳統信仰、猶太教以及日爾曼人信奉的神祇,都可以在科隆找到他們的立身之處和信眾。科隆對信仰採取的寬容態度一直延續到現代,今日的科隆人很能接受科學所無法解釋的事情,並且對氣功修煉等頗感興趣。

中世紀發展為德語城市中首富

科隆在455年被法蘭克人占領,羅馬人在科隆建造的基礎設備並未遭損毀,751年成為其王國的首都。法蘭克人吸收羅馬人較為先進的技術,同時也能與羅馬人及其他族群和平共處,使得科隆相對平穩的度過羅馬帝國滅亡前後的動盪時期。

850年第一座科隆大教堂(現存大教堂的前身)開始興建,在這前後,科隆陸陸續續建造了許多教堂與修道院,以紀念殉道者和聖徒。當9世紀中,法蘭克王國分裂成東法蘭克、西法蘭克和意大利3個王國時(即今日德國、法國和意大利的前身),科隆由於地處東西法蘭克王國之間,成為雙方爭奪的目標。北邊的諾曼第人趁機進攻,在881年攻破科隆,大肆洗劫,除了大教堂和其他2座教堂外,城裡所有的建築物包括城牆在內,全遭焚毀。在城破之前,教堂內珍藏的器具聖物就被送到南邊的美因茨,得以倖免於難。

10~13世紀末的科隆處於政教合一的社會,大主教同時也是城市的統治者,擁有司法、設立市場、鑄造錢幣的權力,並擁有公爵的頭銜,是6個選帝侯之一,可選舉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

最初人們對歐洲中世紀的印象,多數是從人文主義者的描述而來,他們將中世紀稱為「黑暗時期」,以襯托後來的文藝復興時期的以人為主的時代思潮。隨著對中世紀社會的深入研究,發現中世紀並非如人先前所想像的那般野蠻落後,當時的社會事實上相對的比較穩定和諧,只是在文化、技術、藝術等某些方面的發展,較之前的古羅馬文明處於相對停滯落後的階段。

科隆當時的文明程度在德國顯然是居於領先的位置。在13世紀初,科隆就擁有自己的市議會;科隆大學在1388年即已成立,是繼海德堡大學之後,在德國境內成立的第二所大學。15世紀中,科隆擁有第一間印刷廠。由於文化方面的發展,使中世紀的科隆不僅是宗教上的聖城,也成為思想界的重心。1475年科隆成為自由城邦,不受主教或國王的管轄。當時的科隆是所有德語城市中人口最多也最富裕的城市。

大教堂斷續興建經600年完工


科隆大教堂完美地結合了所有中世紀哥德式建築和裝飾元素,於1996年正式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法新社)

科隆大教堂完美地結合了所有中世紀哥德式建築和裝飾元素,於1996年正式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法新社)

1150年科隆遭受嚴重的火災和瘟疫的雙重打擊,城市的建築物被焚毀,人口減少。1164年科隆大主教將東方三博士(耶穌誕生時由星辰指引前去朝拜的賢者)的遺骨請到科隆,使科隆成為基督教的聖城。科隆除了大教堂外,還有12座大型的教堂與修道院。

1248年,第一座科隆大教堂因為火災幾乎全毀,科隆居民在原址興建一座「阿爾卑斯山以北最大的教堂」,以存放東方三博士的遺骨,這就是今日科隆大教堂的由來。工程在同年開工奠基,是以法國亞眠大教堂為藍本而設計的哥德式建築。由於資金籌措不易,工程時斷時續,1560年後完全停工,直到1880年終於完工,距離開工的年代,已經悠悠六百多年過去了。

完成後的大教堂有157米高,是當時世界上最高的建築。現在的科隆大教堂是世界第三高,也是第三大的哥德式教堂。教堂內部的唱詩臺是德國最大的,祭壇上的三王聖龕存放東方三博士遺骨,供信徒朝聖。教堂的彩繪玻璃用鑲嵌手法表現聖經故事的情景,透過陽光照射,使整個教堂內部籠罩在既神聖又神祕的氣氛裡。


科隆大教堂塔樓的樓梯井。(維基百科)

科隆大教堂教堂中殿,高達43米。(維基百科)


科隆大教堂雙塔塔頂內部。(維基百科)


科隆大教堂主要入口上的浮雕,有一尊浮雕早已遺失。(法新社)


科隆大教堂窗戶上的彩繪玻璃,用鑲嵌手法表現聖經故事的情景。(維基百科)


科隆大教堂前廣場上,唯一一塊刻著字的石板,石板上的字句充滿了預言和昭示的意味。(新紀元)

由於科隆是德國重要的大城市之一,在二戰期間曾受猛烈的炸彈攻擊。科隆大教堂被轟炸了約70次,受到相當程度的破壞,直到今日,維修的工程仍不斷進行。

中世紀末恐怖獵巫運動300年


1450年,中世紀的歐洲社會,曾歷經過一段長達300年恐怖的獵巫時期。圖為當時的火刑臺,許多無辜的百姓因堅持自己的信仰卻慘遭迫害。(新紀元)

大約從1450年,當中世紀社會接近尾聲時,歐洲歷經了一段長達300年恐怖的獵巫時期。最初是基督教會中的主流派視其他持不同意見的派別為異端,進行排擠清洗。之後迫害的對象開始延伸到具有獨立思想的平民,他們被冠以巫師的罪名,交由宗教審判庭或俗世法院受審。

當時的歐洲社會從上到下,多陷入獵巫運動的狂熱與恐怖當中。許多學者、教士及王公貴族紛紛發表論文,為迫害提供足夠的「理論根據」。只要有人舉發巫師,不需證據就拘捕,審判通常是祕密進行的。受審者往往遭受酷刑折磨,使許多無辜的人屈打成招,承認自己服侍撒旦。

即使挺過酷刑的折磨,宗教裁判庭仍不會輕易放手,他們還有一套非常不公正的判斷巫師的方法,受審者要活著證明自己無罪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例如在當時被奉為圭臬的《女巫之錘》裡,列舉了用來判斷巫師的方法:將受審者綁在石頭上丟入水裡,如果沉入水中,就代表其清白無辜,否則就是巫師;受酷刑折磨時如果不會流淚,就是魔鬼的信徒等等。


1450年,當中世紀社會接近尾聲時,歐洲歷經了一段長達300年恐怖的獵巫時期。許多無辜的女性被宗教審判庭指為「女巫」,被送上火刑台,成為獵巫運動中的犧牲品。圖為三名被指為「女巫」的女性。(新紀元)

對於坦白從寬的巫師,會依其罪行輕重處以監禁、勞役或火刑等刑罰。但對於女性,坦白從寬的意思,則代表著先絞後焚。數十萬無辜的男女被送上火刑臺。到後期,受害的女性占大多數。由於當時的社會只容許教士和貴族受教育,具有知識或自我見識的女性被冠以「女巫」的污名,加以任意虐殺。

作為宗教重鎮,科隆也經歷了這段蒙昧不光彩的歷史。唯一可慶幸的是,可能由於科隆在思想領域上相對較進步,使之較早脫離獵巫運動的狂熱,1630年後科隆即已停止搜捕巫師。

19世紀初成為普魯士重要城市

法國大革命後,1794年科隆被法國占領,科隆作為聖城及自由城邦的歷史就此結束,整個萊茵河左岸地區全部成為法國領地。20年後拿破侖戰敗,科隆在1815年被劃給普魯士王國,成為王國首都柏林之外的另一重要城市。

邁入近代社會的科隆仍舊以工商業的發達著稱,德國第一個工商會(IHK)於1803年在科隆成立,1826年設立儲蓄銀行(Sparkasse),1842年馬克思在科隆《萊因日報》擔任主編,1848年發生勞工抗爭事件。

隨著歐洲工業化時代的來臨,人口不斷向城市集中,科隆的城市建設持續發展。19世紀中建成一座固定的連接萊茵河兩岸的橋梁,距離上一座橋梁的完成時間(953年)已經將近千年之久;19世紀末,由於城市繼續擴大,城市的面貌不斷改變。中世紀的城牆被拆除,改成環城道路;周圍的鄉鎮被併入科隆的行政轄區;1839年鐵路開通,科隆成為交通樞紐。

20世紀工商藝文並重 媒體見勝

一戰後的威瑪共和國時期,科隆繼續和鄰近鄉鎮合併,成為一座擁有60萬人口的大都市。在市長阿登瑙爾(Konrad Adenauer,後來就任第一任西德總統)主政期間,科隆完成許多建設:大學、體育場、帶狀綠地和公園、商展場地以及當時歐洲最高的大樓等等。同時,德國第一條高速公路在科隆與波昂之間開通。

在納粹統治德國期間,蓋世太保以科隆為中心,搜捕猶太人及其他異議人士,將他們送到集中營去集體屠殺。根據統計,直到1943年就有至少一萬多名居住在科隆及其附近的猶太人被送到集中營。

二戰爆發,美國參戰後,同盟國聯軍對德國各大城市進行轟炸,科隆是德國重要的工商大城,所受的攻擊非常頻繁且嚴重。在262次地毯式轟炸後,城市裡95%的建築物被夷為平地,原本60萬人的大城戰後只剩下4萬人。

戰後的科隆立刻進行重建,交通建設列為優先順序,修復並新建連接萊茵河兩岸的橋梁、延伸高速公路的系統網、建造在地下行駛的捷運系統、配合當代的交通觀念與技術重新規劃市區建設等等。

書店主人魯德維希(Gerhard Ludwig)在1950到1956年之間,定期每周在科隆中央火車站裡組織討論會,讓居民針對城市的各項議題提出意見。這間書店現在還佇立在科隆的中央火車站裡。

科隆自古以來就是思想中心,在這個傳統的影響下,精神層面的建設並未被忽視。科隆商展為世上數一數二的大型商展之一,匯聚了世界各地最新的觀念和技術。上個世紀80年代,在全球普遍處於經濟景氣時期,大量文人、音樂家、藝術家及畫廊業者進駐科隆,科隆的畫廊數以擁有人口計算,是世界上最高的;大型的、其中不乏私人設立的博物館相繼成立;科隆還產生了一個諾貝爾文學獎的得主——亨利波爾(1972年得獎)。

在所有文化領域裡,媒體是科隆的強項。在世界各地紛紛設立科學園區時,科隆設立「媒體園區」以吸引更多媒體進駐。該園區占地20公頃,現在約有250間公司,其中60%為媒體及通訊業者。許多公立的私人電臺、電視臺都以科隆為據點。在世紀之交時,科隆是擁有最多電視臺的歐洲城市。

此外,科隆成立專門培養媒體工作者的學校,還擁有一座全歐最大的攝影棚,占地35公頃。在政策配套方面,科隆所屬的北萊因‧西法倫州建立一套資助系統,以提供電影製作的輔助。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組圖:韓國仁川櫻花公園 花海美不勝收
組圖:一覽意大利名勝古蹟 個個經典
【飛向歐洲】意大利威尼斯—建在海面上的城市
【飛向歐洲】意大利米蘭--最美麗商場名字特別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