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梅雨難預測 少了怕缺水多則會釀災

人氣: 10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汪淑芬台北六日電)這兩天梅雨鋒面帶來豐沛降雨,北部已有部分地區淹水,根據中央氣象局預測,這波梅雨鋒面還要持續一週,全台都有大雨機會。梅雨是台灣僅次於颱風的重要水源,少了怕缺水,多了又會釀災,不過,台灣梅雨期間的長短及雨量多寡呈現非常不穩定狀態,中央氣象局也坦言難預測。

五日深夜到六日上午,台北社子、五股地區發生淹水,氣象局觀測,社子地區每小時降雨量最多曾達七十一毫米,因根據雨量定義,二十四小時內累積降雨量達五十毫米以上,且一小時連續降雨超過十五毫米,就達到大雨標準,社子的七十一毫米時雨量顯示雨勢確實不小。

不過,氣象局認為,就梅雨季來說,七十一毫米的時雨量算是正常,以台北測站為例,1991年六月還曾出現一百毫米時雨量。

對氣象局來說,在梅雨預報上很難精確掌握梅雨期長短及雨量多寡,雖然一般認定五、六月是台灣的梅雨期,但降雨期有多長,呈現極不穩定情形,有時可以短到十幾天,也可能長到五十幾天,而雨量更難捉摸,例如2002年及2003年,梅雨量少得可憐,還不及2001 年的十分之一,面臨乾旱危機,但2005年及2006年梅雨量又多到造成災害,2005年六月十二日至十三日,屏東瑪家地區降雨量高達一千毫米。

氣象局指出,梅雨是因大陸冷氣團與太平洋暖氣團勢力相當,常在華南至台灣、琉球一帶相持不下,形成滯留鋒,鋒面上常有低氣壓擾動發生,並伴隨中到大雷陣雨,而雷雨包常在一到二小時內形成,並發生瞬間大雨,常令氣象人員措手不及,所以雨量難預測。

氣象局原本預測今年梅雨量是正常到偏少,五月的降雨量的確很少,但六月這波梅雨雨勢明顯,且現在只是六月上旬,若將五、六月雨量平均,今年梅雨量至少將回復到正常以上水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