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考古首次證實 台灣應是南島民族的發源地

人氣: 1839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1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盧太城台東縣十三日電)考古、語文等跡象顯示,台灣是南島民族的發源地。最近考古者首次發現,二千年前左右在菲律賓、越南普遍使用的耳飾,也出現在台灣,顯示南島民族對台灣的文化回饋和互動。

台東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助理研究員李坤修帶領的「舊香蘭史前遺址考古隊」,在結束挖掘前,意外在地表下七、八公尺深處挖掘到一顆奇特的耳飾,這個耳飾是玉石打造,放在石棺旁,並非陪葬物。

李坤修感覺這個耳飾相當特殊,台灣考古出土的玉器從未見過這種造型,經圖鑑比對,這個耳飾和二千年前越南、菲律賓的耳飾,相似度高達百分之九十,研判應該是相同的耳飾。

李坤修表示,這個耳飾在考古上意義非凡,尤其是在「台灣是南島民族發源地」的這個區塊。李坤修說,這個耳飾有可能是「貿易」行為從菲律賓或越南到台灣;也有可能是台灣當地仿造,兩種情況也有不同的文化意義。

如果是藉由貿易行為從南島民族流入台灣,證明了當時「物和人」的移動行為;當時台灣和南島民族持續互動。如果是台灣仿造的,代表台灣的鑄造技術,深受南島民族的影響。但是,不管是哪種情況,這都代表了南島民族和發源地–台灣間的「文化回饋」。

李坤修說,過去許多國內學者專家提出,台灣是南島語系民族的發源地,除了語言的相似度外,還有考古的發現,例如澳洲考古學者彼德‧貝爾伍德( PeterBellwood)教授,在菲律賓出土中找到台灣的玉器等。

但是,在台灣始終沒有發現南島民族的「文物」,這次在台灣挖到二千年前越南、菲律賓的耳飾,也證明了南島民族往南遷徙後,也有往北、往回台灣的「文化回饋」行為。講白的說,就是在台灣發現二千年前的越南、菲律賓文物。

李坤修表示,目前只找到一只耳飾,且材質上並非台灣玉,因此研判,這只耳飾「跟著人」從越南、菲律賓到台灣的可能性最高。


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助理研究員李坤修,在舊香蘭遺址挖掘一只一千三百年至二千年前的菲律賓和越南耳飾,證明了南島語族和發源地─台灣間的「文化回饋行為」。//中央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