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官德:中國拋棄綠色GDP

吳官德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7月17日訊】就在越來越頻繁的環境事件弄得中國怨聲載道,各地政府壓力徒增,紛紛表示要加強環境保護的時候,國家統計局局長謝伏瞻出來解圍。解圍的方法有兩種:一是對減排的前景看好,二是以“不科學”為由,否定掉了地方官員一直擔心的綠色GDP這一未來的考核標準。綠色GDP,這個可能要高懸在地方官員頭上的達摩克利斯劍,終於沒有出爐粹火就要被放棄了。這意味著,地方官們憑藉環境污染而換來的GDP資料,將仍然是他們陞遷的主要指標。

謝伏瞻對綠色GDP的說法似乎很不屑,說那個提法“不科學”。所謂綠色GDP,就是綠色國民經濟核算。中國對綠色GDP的關注,一則緣於越來越嚴重的環境問題,二則是國家主席胡錦濤曾指示:“要研究綠色國民經濟核算方法,探索將發展過程中的資源消耗、環境損失和環境效益納入經濟發展水準的評價體系,建立和維護人與自然相對平衡的關係。”為此,當時國家環保總局和國家統計局一起組成一個綠色GDP工作小組來完成這項任務。

但在2006年公佈了對2004年GDP的綠色核算結果之後,原定於2007年要公佈的2005年綠色GDP核算結果卻一直沒有公佈。輿論分析,2005年綠色GDP因為有各省的核算結果,在受到各省壓力的情況下,當時剛剛換了局長的國家統計局最終選擇了退卻。

任何一項創新,都是在不斷探索中完善的。所謂“不科學”云云,只是一個不那麼讓人信服的託辭。因為連GDP都不停在完善之中,誰也不能說它就那麼科學。國家統計局,作為中共制定和測量經濟政績的一個職能部門,本來是想把綠色GDP作為一種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新標準來推廣,現在由它自己來終結這個標準,只能說明數位出官這個邏輯仍然主導著中國官僚體系,由GDP形成的官僚利益鏈條,已經深深地套在統計部門的脖子上。

綠色GDP,這個一度被看作是科學發展觀的主要指標胎死腹中,說明惟GDP論英雄仍然是中國現今時代的主流。從國家環保總局和國家統計局的聯合宣導,再到統計局謝伏瞻的“不科學”,看似鬧劇的背後,恰恰反映出轉型期中國急功近利的官場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增長的較量,纔剛剛開始,而共贏還十分遙遠。

轉自《新世紀新聞網》(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香港首季經濟增長百分之六點六
中研院:2007年台灣GDP預估值上修至4.46%
今年經濟成長 中研院上修至4.46%
擴大內需 經建會將三管齊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