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調查顯示小學教師資訊科技素養表現較國中高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1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羅廣仁、張琬婷台北十七日電)數位化時代來臨! 教育部全面建構「數位化學習環境」,不只學生學電腦,國中小教師也要提升電腦能力,改變傳統教學,建立活潑適性的數位化教學模式。教育部今公布「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素養自評表發展計畫」成果,發現小學教師在專業成長與自我學習的表現高於國中教師。

為了解目前國中小教師運用電腦融入教學情況,以及縣市政府開設進修研習課程方向、教師對電腦素養的普遍狀況,教育部委託台灣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副教授徐式寬採用美國ISTE學會的NETS-T標準為架構,結合國內教師的經驗,擬出一份包含教師自評能力、態度與實際應用頻率的「教師資訊科技素養自評表」,透過全台灣二十五縣市、四千九百一十一位國中小教師進行抽樣調查,總計取得三千七百二十九份有效問卷。

分析自評表抽樣調查結果,顯示在整體表現上,教師在「教材準備及資料蒐集」、專業成長與自我學習」、「教導資訊倫理及安全知識」的表現高且整齊,「製作及硬體問題解決」表現較低。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教材準備及資料蒐集」外,在各個面向,國中教師的表現明顯低於國小教師。徐式寬分析,或許是國中學科多,加上學生升學壓力大,國中教師在資訊科技素養比較沒辦法伸展開來。

徐式寬今天在記者會中表示:「教師在利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上的素養,不僅應包含軟硬體的操作與學習,還有規劃環境、著重教學、成效評量、專業成長及資訊倫理健康安全議題的教導與實踐。且教師應用電腦頻率與自評的能力成正相關,表示實際運用與資訊能力是有關連的。」

這項調查也發現,教師年齡或教學年資、學歷背景並沒有造成明顯的影響與落差。這反映出資訊融入教學的內涵,除了年輕人較熟悉資訊科技外,還包含資深教師擁有深厚學科知識,以及對學生學習過程的掌握與了解,顯示真正能夠做到資訊融入教學的教師,還需要豐富教學知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