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促中國排除地方阻力促進環保

標籤:

【大紀元7月18日訊】(美國之音記者:韋娓2007年7月18日華盛頓報導)中國當局近來致力於環境保護,採取多種積極措施取得成效。專家敦促中國中央政府在環保上更大刀闊斧地排除地方阻力,並充分發揮非政府組織的力量,厲行環保方針。

*上海在環保上一馬當先*

法新社和路透社報導,上海將在青浦修建15平方公里的人造濕地,代替受城市無限制發展破壞的自然生態系統,來過濾上海的飲用水源。人們對飲水安全的憂慮日益加深,外來旅客說,上海的自來水有漂白粉的味道。法新社援引上海綠化局副局長崔麗萍的話說,“上海的水源正受到威脅,我們務必迅速行動,保護濕地至關重要,因為濕地是我們水源不可分割的部份”。

美國華盛頓的威爾遜中心的中國環保論壇主席吳嵐認為,上海在環保上的確一馬當先。

美國環保專家吳嵐說:“總的說來,上海在環保方面一直相當先進,不僅體現在濕地問題上,還在能源方面。三年前美國環保署發表的上海汽車、燃煤等能源消耗導致環境惡化而危及健康的報告震驚了市政當局,他們立即大力開展節能政策。這是令人鼓舞的現象。”

*中國植樹控制沙漠初見成效*

上海作為國際大都市應當是全國環保工作的表率,那麼中國其它地區、尤其是落後的西北地區的環保做得如何呢?

據美聯社報導,中國西北地區在好幾千公頃土地上植樹造林,已在制止沙漠蔓延方面初見成效。新華社援引國家林業局副局長祝列克的話說,過去五、六年來,沙漠面積每年縮小約1千2百平方公里。

美聯社還援引林業局局長賈治邦的話說,26年來全國植樹492億棵,植被面積相當於21萬9千平方公里,政府規劃到2050年全國森林覆蓋面積要達到26%。森林除了通過吸收大氣中的碳而有助於制止氣候暖化之外,到2020年,中國還可用樹木作為產生柴油和乙醇之類生物能源的原料,部份取代最污染環境的礦物燃料。

*中央環保政策貫徹不力*

吳嵐也肯定中國當局這幾年來環保工作的力度和透明度,但是她指出,中央政策在地方阻力下貫徹不力。

吳嵐說:“過去五到八年來,顯然中國中央政府在環境問題上更直言不諱,在五年計劃中設定多項環保目標、投入資金、並制定了新的環境政策,還在環保工作中引入市場機制等,這些都是很好的趨勢。中央政府的確有先進的構想,但是在貫徹有關措施上卻不夠有力,最大的障礙在地方政府權力無邊,以至中國的環境污染,尤其是水源污染仍相當嚴重。”

*中國政府應加大政策力度*

那麼,中國當局當如何拓展環保工作呢?

吳嵐期望中國政府加大政策力度。吳嵐說:“期望中國政府能厲行有關環保的政策,如提高用煤、水等自然資源的價格的方針。另外,民眾抗議已促使政府規定企業發佈涉及環保的信息,公開他們導致污染情況,並在大工程項目開展前必須舉行聽證。這種讓民眾參與環保的方針是一大進步,而政府需要給予中國的非政府環保機構更大的活動空間。非政府環保組織的萌芽正在中國興起,阻礙它的成長決非上策。”

吳嵐說,某些非政府環保機構與地方政府間的矛盾激化,而中央務必在環保方面大力控制地方勢力。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e化、節能 電信三雄不落人後
高市府人事異動  陳菊證實環保衛生局長辭職
強震致核電廠廢水外洩  環團籲派人赴日勘察
WiMAX釋照 田秋堇籲暫緩發照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