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卑南王曾獲清朝頒賞功牌 台東史前館將展出

人氣: 168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1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盧太城台東縣十八日電)驍勇善戰的卑南族「卑南王」,曾經幫助中國清朝乾隆時期捉捕逃犯有功,獲當時的「爵閣部堂將軍」頒贈「賞功牌」,這塊「賞功牌」即將在台東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展出,這也是「卑南王」後裔首次讓這塊「賞功牌」曝光。

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從七月二十一日至十月二十一日在史前館第一特展室展出「百年觀點–史料中的臺灣˙原住民及臺東」特展。

當中展出台東卑南族「卑南王」後裔保留的兩塊「賞功牌」,一塊是「總督部院」所賞,一塊是「爵閣部將軍」所賞,當時中國的清朝官員感謝「卑南王」平亂有功。

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卑南族委員陳冠年表示,當時中國清朝在康熙和乾隆時期,分別發生「朱一貴」和「林爽文」事件,許多要犯逃亡到台灣東部,當時的卑南族頭目「卑那來」 (pinaray)協助捕捉要犯送回中國,因此屢受清朝官員封賞。

陳冠年表示,當時中國官員封賞給「卑南王」的除了「賞功牌」外,還有一樣代表權力的「令旗」,以及一些碗盤、陶瓷器皿等,不過昭和四年,舊部落發生瘟疫,整個部落遷徙到現在的「南王部落」,「令旗」和一些陶瓷器皿也因此遺失,現在後裔所保留的剩下這兩塊「賞功牌」。


驍勇善戰的卑南族「卑南王」,曾經幫助中國清朝乾隆時期捉捕逃犯有功,獲當時的「總督部院」頒贈「賞功牌」。(圖:史前館提供)//中央社 九十六年七月十八日

史前館表示,在卑南族部落,老一輩都知道「卑南王」的後裔、現在的南王部落陳家,擁有祖先傳承下來的「賞功牌」,經溝通後陳欽寶老先生召集家族會議後,同意讓家族珍藏寶貝公開展覽。

史前館表示,「總督部院」賞功牌應該是中國清朝時「閩浙總督衙府」所頒。「爵閣部堂將軍」賞功牌,頒贈者的身分應該比較特殊,中國清朝內閣各部尚書稱為「堂」,各省總督慣例兼署冰部尚書銜者,稱部堂或督部堂,因此頒給這面銀牌的官員應具「欽命大將軍」銜,且也有兵部尚書、總督等職務,階級品級必定比地方首長更高。

卑南族南王部落,過去舊址是在卑南地區,因為瘟疫遷徙至現址,這支卑南族群驍勇善戰,力抗魯凱族、阿美族、布農族,於中國清朝時期盛極一時,號令東部各原住民族群,因此頭目的後裔被稱為「卑南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