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經營之神 梅鐸一手打造全球媒體帝國

人氣 15
標籤:

【大紀元7月18日報導】(中央社台北十七日電)若無意外,全球媒體大亨梅鐸的新聞集團併購美國道瓊公司一事即將定案,未來「華爾街日報」等知名媒體將納入新聞集團麾下。梅鐸的媒體帝國不斷擴張,是好是壞尚難以斷定,但他在媒體界縱橫捭闔,歷多年而不衰,堪稱「媒體經營之神」

原籍澳洲的梅鐸出生於一九三一年,曾赴牛津大學攻讀哲學、政治與經濟。經營媒體事業得自父傳,他的父親老梅鐸持有多家報社股份,甚至成為澳洲阿德雷德市新聞有限公司最大股東,取得經營權。

梅鐸二十一歲那年父親去世,他回到澳洲接手家業,並展現對於報業經營的興趣,改善旗下午報「新聞報」發行量。梅鐸改變澳洲報業格局,發行澳洲首份電視週刊,首份女性雜誌,一九六四年更發行「澳洲人報」,這是澳洲首份全國性報紙。

一九六八年梅鐸首度跨出澳洲本土,收購當時全球最暢銷英文報─每逢週日出刊的倫敦小報「世界新聞報」,為了購買這份象徵進軍海外的首份報紙,梅鐸展開豪賭,拿所有在澳洲的報業資產貸款,購買這份發行量一度高達八百萬份的報紙,最後他不僅成功掌控世界新聞報,所有老本一點也沒虧。

梅鐸的收購媒體可說相當具有遠見,一九六九年他收購英國小報「太陽報」,一九八一年他又併購「泰晤士報」,逐步購買量報與質報,在英國報業市場與輿論影響上,佔有不可忽略的地位。

一九七三年,梅鐸正式轉進美國,併購德州「聖安東尼奧快訊新聞報」,七六年併購「紐約郵報」,然而單在報業發展已經不能讓他滿足。鑒於美國法規規定只有美國公民可以在美國擁有電視台,梅鐸在一九八五年九月歸化為美國籍。

梅鐸進軍電視界一開始並不順利,英國的有線電視天空電視台虧損連連,直到一九九零年與英國衛星廣播公司合併成為英國天空廣播公司才止血。

在美國,福斯電視網也因為新聞集團的總部設於澳洲,致使梅鐸於一九九五年被控非法擁有電視台,雖然後來聯邦通訊傳播委員會作出有利於他的裁定,卻也讓梅鐸開始考慮遷移總部,不過直到二零零四年才將總部遷往美國。

一九九三年,梅鐸併購香港衛視,開始在亞洲各地設立辦事處,包括新加坡、中國、印度與巴基斯坦。現年七十五歲的梅鐸,當時目光焦點開始鎖定亞洲地區,甚至傳聞他娶華裔人士鄧文迪為第三任妻子,是為了進軍這個擁有龐大人口的市場。

梅鐸創立的媒體帝國相當龐大,包括報紙、雜誌、電視甚至網路。但這位媒體大亨爭議也是不斷,他與執政者交好的態度,為他招致許多批評。據傳梅鐸重視與政府的關係,可能是因為他當年在澳洲一度遭到政府「修理」。

一九五八年,澳洲爆發相當著名的原住民工人史都華謀殺女童案,梅鐸策動旗下新聞報批評此案,並展開調查試圖證明史都華的清白,甚至引導民意走向,引發當時的澳洲總理普萊福特憤怒。

史都華雖免於處死,改為無期徒刑,但當局設立委員會調查此案,證實史都華有罪,並建議以煽動罪起訴梅鐸。梅鐸私下求情逃過一劫,卻讓他了解到絕不可與政府做對。

但這不代表他會在政黨間選邊站,相反的他多半能兩邊討好。

梅鐸旗下的刊物多持保守觀點,他長期以來也支持美國共和黨,更是前總統雷根的好友,最近兩次總統大選也都支持布什。不過,根據「金融時報」報導,去年美國期中選舉期間,梅鐸幫民主黨的希拉蕊舉行募款餐會,一反公元兩千年梅鐸旗下的「紐約郵報」反對希拉蕊參選的立場。

在英國,梅鐸也在兩黨間游移,他曾經與保守黨首相佘契爾夫人交好,九二年又幫助保守黨的梅傑贏得大選,可是後來他轉而支持工黨的布萊爾,去年又傳出他支持保守黨黨魁卡麥隆。這種近似牆頭草的個性,讓許多批評者認為梅鐸只是支持現任當權者,以及未來可能當權的人。

梅鐸在新聞本業上的表現毀譽參半。一九八六年他引進電子印報系統,大幅減少人力,雖引發印刷工會抗議,卻引領全球報業獲得革命性進步。但梅鐸為了商業利益,經常直接對編輯臺下達指令,干涉新聞報導。

梅鐸旗下的紐約郵報員工聲稱,他們曾奉命刪除中國外交官在夜總會跳舞的新聞,只因為梅鐸想要進軍中國。

這位在媒體界躊躇滿志的大亨,也面臨許多的抨擊,包括公司逃漏稅、妨礙市場競爭等。然而目前最讓他頭痛的,當屬誰來繼承這個龐大帝國。

他曾經歷三段婚姻,出自二房的長子前年辭去新聞集團副營運長的職務,讓梅鐸安排接班人選的規劃破滅。梅鐸一九九九年迎娶小他三十多歲的鄧文迪,現在傳出她也有意爭奪集團龍頭寶座。

不過從新聞集團這次收購道瓊公司看來,梅鐸依舊掌控全局。

他的媒體帝國持續擴大,看在某些人眼裡或許是憂多於喜。英國劇作家丹尼斯波特曾抨擊梅鐸造成電視品質大幅滑落,波特後來罹患癌症,逝世前曾笑說,就把他身上的腫瘤取名為「梅鐸」吧!

無論如何,梅鐸在媒體界呼風喚雨的實力,從道瓊公司購併案可以再次得到印證。

相關新聞
堵梅鐸入主 道瓊工會爭取巴菲特競標
【經濟法律】什麼是內幕交易
新仇舊恨一起算 MySpace創辦人與梅鐸搶道瓊
紐時:梅鐸併道瓊  編輯獨立問題接近達共識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